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校企合作促转型 专业建设有特色
2017-07-24 05:34:52 来源: 作者:机修专业部 【 】 浏览:771次 评论:0

——汽修专业加强校企合作成功实现向新能源方向转变

一、实施背景
   对于中职学校来说,铺设专业布局必须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随产业的转型升级而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导向,适应产业发展主动求变,坚持优胜劣汰不断创新的办学思路。
   自国务院正式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后,经过专业调研,我们发现唐山市2016全年完成上牌的新能源汽车890辆。与之配套的全市新建公共专用和社会公用充电站45座、充电桩群158个,新增并投入运营充电桩1467套。数据说明唐山市几年后新能源汽车相关行业的检测维护人员缺口会越来越大。为配合国家发展战略响应地方经济建设政策,面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良好态势和广阔前景,我校决定针对汽修专业予以特色化调整。根据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不断适应汽车行业逐步淘汰传统汽车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变化,增设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二、预期目标
   加强校企合作,促进汽修专业由普通汽修向新能源汽车检测维护方向转型,形成特色,建成省特色专业,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
三、实施过程
   我校于2015年重建汽修专业,并把新能源汽车的检测维修作为专业发展方向。目前在校生667人,专业教师27人,实训面积3200平方米,汽修相关设备300余台套。针对老汽修专业的转型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一)进行多方位的校企合作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把与职业院校的合作定位于五个战略工程之一。我校向北汽新能源提交了校企合作意向书并形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多次派老师到企业进行学习培训,内容为BESC1及BESC2两部分课程,并考取了低压电工上岗安全操作证书。与该企业合作过程中,与北汽新能源下属企业运华天地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新能源汽车实训 》校本教材,内容全面,涵盖了高压防护,断电七步法, PDI检查,测试DC-DC模块,拆装、维护、保养新能源汽车等多项内容。目前已经在使用当中。
   天津圣纳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为各中高职、应用型本科院校新能源汽车等专业提供优质配套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企业。通过与天津圣纳在特色专业共建和实践教学师资研修方面开展合作,机电汽修两个专业多次派出教师到企业学习实践,与天津圣纳有限公司专业人员一道,共同开发了两门核心课程,一是《汽车充电桩设备原理与维修》,二是《新能源汽车综合性能检测 》。
   我校还与中德诺浩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了紧缺技能型汽车高技能人才培养协议。采用“第三方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通过线上“智慧课堂”和线下“现代学徒式实训”相结合的方式,采取 “两校三方”合作模式,核心是课程置换、专业共建。借鉴引进了德国汽车职业课程和双元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本土化的实践和创新,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除公共课和部分基础课外,我校专业课程全部置换为中德诺浩的汽车职教课程,2018年春季将原有三门课程替换成了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三个新的学习领域。
(二)进行专门化师资队伍建设
   新能源汽车为新兴行业,面临专业师资短缺的问题。我们从四条途径入手,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1、外派培训:先后派出优秀青年老师到北汽新能源、天津圣纳公司、上海博世汽修等企业和学校脱产进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专项培训共 20 人;利用寒暑假参加国家和省级培训 17 人;2、入企实践:外出学习返校后这些教师再轮流到多家汽修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企业实践,提升专业能力;3、人才引入:聘请上海博世汽修学校资深教师李玉民、四联汽贸维修总监赵金辉、上海大众维修技师郑东凯等校企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为专业兼职教师 ;4、专家指导:长期聘请庞大汽贸集团培训部主任李明等专家来校指导专业建设。
(三)针对新能源教学进行资源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现代课堂不可缺少的手段,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开发和引进了200G多媒体音频、视频、图片、电子书、汽车维修手册。课程领域包含500多个工作任务,相对应的有100多个教学资源包,资源包中有规范到每分钟的教师指导手册,还有1200多课时操作视频。KTS教学系统为师生提供了O2O教学一体化平台,让项目学生线上线下同步学习,做中学,学中做,提升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四)坚持理虚实一体,实现教学及评价模式创新
   使用大量信息化教学资源及线上平台,对应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所有学习领域内实行行动导向任务引领,把企业工作流程融入教学,采用“学徒式实训”的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小班授课(每班不超过30人)、理论实践3:7的配比,并且以学生为主体,以汽车4S店70%工作任务为导向进行教学。教师变成了组织者,学生变成了学习的主角。
在我校自行开发的“多维度多主体考核评价方案”的基础上,采取了第三方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由学校、企业、德方专家共同组成专业考试委员会,实施教考分离,学校负责教学,每学期期末考试由企业负责,结业考试由德方派专家负责督考。
四、条件保障
   1. 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主管领导与来自生产一线的企业专家和全程参与指导。
   2. 学校以立项形式加强对汽修专业转型的管理,给予资金支持。培训教师一项,几年来使用资金40余万元。添置了一体式直流充电桩和落地交流式充电桩,新能源专用电池拆装车,北汽EV160新能源汽车及江淮iEV新能源汽车及配套检测设备工具及学生实训防护套装等100余台套,共使用资金343.5万元。
五、主要成果与成效
   实现了面对庞大汽贸集团等多家汽车经销集团、各品牌4S店营销、维修等岗位的定向培养,学生入学时即签就业服务协议,具备双重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准员工,同时保障合格的毕业生可以在全国知名品牌汽车4S店对口就业,就业满意度高,上岗后留得住。
   师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可喜成绩。在2016年唐山市技能竞赛中,我校汽修专业定期维护与四轮定位项目荣获一等奖,2017年竞赛中获得二等奖第一名。专业课教师戚春雨在2016年河北省中职学校信息化大赛中获得二等奖,2017年在国家级中职学校信息化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李建丰老师制作的汽修专业教具获市级一等奖。
   因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思路清晰,校企合作深入,紧盯企业需求,专业定位准确,课程设置和内容论证充实,专业的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化教学突出,我校汽修专业(新能源方向)2018年4月被省教育厅评定为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省级特色专业。
六、体会与思考
   1.需要继续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增加新能源汽车相关合作企业数量,以满足顶岗实习的需要,增加合作内涵,提高合作效益。
   2. 需要进一步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调整专业教学模块针对企业生产实际完善更新教学内容,逐步提升新能源汽车课程比重,有效提升学生岗位技能,培养更多实用型高技能人才。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家发展战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历史进步的必然。我校将趁势而为,利用已有经验和优势,围绕区域产业和企业需求建设专业,继续推进校企合作进程,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努力创建适应产业发展的品牌专业。(撰稿:韩广军,摄影:葛秋超)





 


Tags: 责任编辑:zhanghui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机修专业部会操比赛创佳绩 下一篇创领天下,智慧未来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