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读《心耕》一书有感——机修专业部 董平
2017-07-24 05:34:52 来源: 作者:机修专业部 【 】 浏览:1054次 评论:0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这学期我阅读了由李焯芬教授编写的《心耕》一书。下面我将从“耕种心灵——重视德育教育”、“与学生“心”的互动——做一个幸福的老师”和“锄去心田杂草——学会信任”这三个方面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对这本书的一些想法。
    一、耕种心灵——重视德育教育
    每当翻开一本新书时,我都会习惯性地从这本书的自序中看起。从自序中我能够读到作者在本书中的思想。《心耕》的序中提到“育人”是一种心耕和深耕的工作。人力资源专家预计未来三十年内,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人的素质与专业技能同样会受到重视。想一想,何止用未来的三十年,现如今,学校已经重视起孩子的德育教育问题。
    来职教中心工作的这几年中,我充分感受到学校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高度重视。从以“厚德博学,强技达志”为宗旨的校训,到每周二、周四电视台为同学们精心准备的德育大课堂节目;从校园中精心布置的德园,到甬路两旁的文化长廊,这无时无刻不体现着学校对学生们德育教育的关心。我们的老师更是不辞辛苦,为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每天准时陪学生跑操。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习惯,我校宿舍采取半军事化管理制度,要求学生们能够迅速整齐的收拾好自己的内务。早自习更是开展学习《弟子规》的活动。整个校园弥漫着重视“德育”教育的气氛。
    二、与学生“心”的互动——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对于中职生德育教育来说是一面“镜子”,对学生能起到表率、楷模的作用。一名称职的班主任在学生的心目中,其形象、地位甚至比父母还要高大,班主任要以自身的行为去感染熏陶学生。我们要与学生多一些心的沟通,广泛深入地了解学生,可以通过一些方式,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携手教育学生。去年这个时候,我班举办了一次家长会,那次的家长会可以说超乎我的意料,来了40多位家长,而且家长们对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非常的关心,好奇孩子的生活、孩子的学习甚至孩子的交友情况,足见家长对自己孩子的重视,到了下班点大家依旧追着我询问情况。
    李焯芬老师在《心耕》中告诉我们:“生活就是这样——当你对别人行点小善时,其实也是在为自己储蓄幸福。”作为老师的我们可不仅仅是对人施小善,我们承担着育人的角色,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决定着一个孩子的一生。那天家长会结束后,我浑身充满了幸福感,突然发现老师这个角色在家长和孩子们的心中是多么的重要。我们老师能够焕发起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热情,能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与学生多一些“心”的互动,你会发现作为老师是多么的幸福。
    三、锄去心田杂草——学会信任
    书中有一则小故事讲述美国有一所学校,图书馆的门经常被破坏,学校将木门换成了铁门,仍然无济于事,过了没多久,铁门仍被踢坏了。后来来了一位新校长,他把铁门改成玻璃门,奇怪的是门再也没坏过。有人不解地去问校长,校长说:“装铁门充满了挑战味道—这一下你应该踢不破它了吧?而装玻璃门意味着对学生的信任,相信他们会爱护这道门的,播种信任,才能收获信任。”
    看完这篇小故事,我合上了书。我是不是达到了这个作为老师的基本要求了呢?我有没有对自己的学生不信任过呢?想到这里,我回想我教过的每一个学生,突然一个学生的画面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他的名字叫王旭,长得非常的瘦小,却是一个几乎让所有老师都头疼的一个孩子。他自控能力差,甚至有点多动症。上课不是脚放到桌兜里,就是踩在自己的板凳上;不是和周边的同学说活玩耍,就是自己偷着玩手机,并且没有一科作业是能够按时完成的。
    有一次,课间下课,像往常一样我都要到车间厕所转一圈,一是为了让学生抓紧时间排队出操,还有就是车间厕所是好多学生吸烟的小场所,我到那检查一下有没有学生偷着吸烟。那天,我一进厕所便碰到王旭急匆匆往外走,我一把抓住了他,喝声到:“是不是刚才抽烟了。”他横起脖子向我嚷到:“我没抽烟”。说完就径直往外走,看到他没礼貌的行为,我一把拽住了他,吼道:“你没抽烟,你干嘛着,你没抽烟,你跑什么!”在往常,我一吼他,他会立马低下头,老老实实的,那天他却一反常态,一甩手把我的手挣脱开,向我吼到“你凭什么说我抽烟,我就是没抽”。他看我不信他,他吼到:“我不上了,我回家。”我一听这话,就更来气了,现在的孩子总是拿话来威胁老师。当时,我也是很生气,赌气说:“你要是走就别回来。”他听后,却蹲在地上哭了起来,他这一哭,我的心软了下来,情绪也平静了不少,反而觉得是不是自己有点过分了,难道说,我真的错怪他了,是不是他真的没吸烟,只是凑巧来上厕所。这么一想,我倒是有些不自在,把他带到办公室后,他哭着说:“老师你来厕所不就是来查谁抽烟的嘛,我又没抽烟,你干嘛不信我。”他的一句“不信我”刺到了我的心,想想当时自己确实没有看到他抽烟,只是根据他平时的表现猜测的。一想到这我放下了老师的架子,承认当时是我错怪他了。自打这以后,我尝试着去信任他,凡事觉得他能够完成的任务,我都会交给他去做,每次做之前我还都会对他说一句,“去吧,你能做好的。”慢慢的,我发现他变了,虽然依旧不爱学习,但是他不再懒惰了,每次打扫车间责任区,都是干劲十足,还会去帮别人。平时他还会跑过来和我说一说他家里最近发生的事情,说一说自己对今后生活的想法。
    回想到这,我突然感觉,这本书里的小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离我的生活是这么的近。书中说:教师的信任,是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所需要的阳光;得不到教师信任的学生,犹如生长在黑暗里的花朵,永远不能开放的。信任学生,是教师的基本素养,也是教师最基本的要求。的确如此,如果我当时依旧不信任王旭,可能后来……后面的事情我不敢去想了。
    看完《心耕》这本书,里面的小故事体现的小道理,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一个要求,同样也是我们老师们需要学习的。作为老师的我们,一直都在要求学生们要提高素质,其实我们自己也同样需要提高。
    以上就是我读《心耕》这本书时的一些心得。谢谢大家。


 


Tags: 责任编辑:zhanghui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数控专业部开展2017读书交流活动 下一篇2017开学典礼教师发言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