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修专业部 韩广军
4月8日至4月19日我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的中德国际交流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本次培训由“智创工坊(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组织实施,全省70多名学员同时接受了培训。目前培训已经结束,总体感觉收获颇丰,受益匪浅,现总结如下:
一、此次培训的内容回顾
1、青春期学生心理特点
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桑德罗老师给我们讲授了青春期孩子的特点和青少年时期的特殊之处。青春期孩子是生理发育使然,更类似于老年失智症。禁则堵,疏则通,做为职业教育者我们应该与学生多沟通,与学生做朋友,学会倾听。多找学生的闪光点,强化努力,多做榜样示范。要用热情、情感、真诚、鼓励的眼神去感染学生。
2、班级团队建设中的策略
团队建设共分为五个阶段,定向阶段、对峙阶段、合作阶段、成长阶段和解体阶段。团队建设的内容极有现实意义、有指导性,可执行性也较高。而我们团队的整个建设过程,也正能很好的印证了桑德罗老师所讲授的理论。
3、多种微观教学方法
这次我们主要学习德国职业教育中常用的行动导向教学组织形式。包括画板法、鱼骨法、思维导图法、拆分重组法、画廊法、五指法等六种微观教学方法。每个教学法拉斯. 提勒老师讲解完理论后,都会给我们布置一个小组合作任务,通过任务的工作、合作、展示、评价,让我们体验各种教学方法。每种教学方法都遵循完整行动导向模型,即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每种教学方法都非常强调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非常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二、学习期间受到的最大感触
1、德国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培养模式
德国职业教育四位一体: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学校紧密联系形成闭环。其中双元制教学是其最大特点,学员与企业签订合同,再由企业委托学校进行培训,而学生的考核由行业协会、学校和企业共同组织,政府全面把控,学员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准员工,最终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整个过程让职业教育变得更高效,职业教育成为学校、企业、政府共同的责任,这点与我国有大大的不同。
2、轻松高效的教学氛围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教师有许多时间都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旁边观看各小组任务完成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分组教学,一个班大约30人,每班分成5组,每组5-6人。在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共同讨论选定主题,共同设计方案,共同收集素材,共同操作,共同检查,共享成功的喜悦。这种课堂组织形式,张驰有度,活泼有趣,让我们体验到了头脑风暴,培养了团结合作的精神。
3、实用的教学方法
听,使人接受的信息量只为总信息量的10%,看,使人接受信息量为总信息量的30%,两者结合发挥视听效应,学生接受信息量为总信息量的50%; 而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接受的信息量是90%,所以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动起来。正如两千年前荀子所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黄炎培陶行知也都讲知行合一,这一理念需要我们不断践行。
三、对今后工作的思考
为期两周的学习让我感触颇深,引起我多方面的思考。
1、教学方法上的反思:现今我们专业实习课中采用的是讲解、示范、训练、总结四段式教学法,此种方法能够比较直接的将老师所掌握的知识直观的传授给学生,但忽略了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培养,今后学生遇上难题不会主动思考就会觉得束手无策,甚至连问题也问不出来。行到导向教学则是强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潜能的发展。
2、教师教学能力上的反思:目前完全照搬德国项目教学不切实际,进行任务驱动教学的方法更加适合我所在汽修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前提是要求教师既懂理论上的知识也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必须在课前准备实用够用的信息。这就要求教师不单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更考验教师的综合素质。对教学任务的设计要进行深入的思考计划和实践。
3、教师教学态度上的反思:在培训过程中,许多案例体验,教师都要求学员按照严格的六步法来进行,任务实施前-定要制定出详细的计划,哪怕是我们认为很简单的过程都不可草率忽略,必须按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且虽语言专业不同,教师都极富耐心的与学员交流,对提出的问题总是尽力能全面的回答,工作作风严谨,很注重与学员的交流,德国教师教学中留给学生发展的空间很大,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抱着一种宽容、耐心的状态,与我们急功近利的教育态度形成强烈的对比。
此次成都培训,让我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学会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更新了自己的教学观念,受益非浅。这些也将会是我日后教学工作中不断前进和提高的基石,是我整个职业生涯中的宝贵经历和财富。
感谢承办单位的精心安排和所有外籍教师及翻译老师的辛勤授课以及班级管理老师的默默付出,希望今后还能有机会参加此类培训。(撰稿:韩广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