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吴非老师的《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机电专业部 王正义
近来,有幸阅读了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吴非的新书《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本书讲述了在课堂上每个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同,教学手段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首先,让我来介绍一下这本书籍,《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是特级教师吴非关于“课堂”的思考笔记。作者以数十年课堂实践为基础,对“课堂”这一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对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师生的互动,课堂教学的任务与价值、教师的修养与学习,等等,皆进行了系统、深入、细致的反思和剖析,探讨“教师为什么要教、怎样教,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是一本好读的书。吴非老师的这本新书,虽然厚达225页,但没有一篇是长篇大论,都是短小精到之作,语言通俗风趣而不失文雅,可以长读,也可以抽空翻翻,都能从中受益,或许是因为从任职起我就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原因,这本书让我有最多感触和思考的便是《我不愿再肮脏的教室里讲述美好》
教室,生长美好的沃土
读罢吴非老师的《我不愿再肮脏的教室里讲述美好》,心有戚戚焉。
面对肮脏的教室,以前吴非老师会用三五分钟清理一下,但是这次吴非老师对学生说:“我怎么可能在这样肮脏的教室里讲诗词歌赋?”学生默不作声。以后几天学生勉强打扫了教室。有一天走进教室,吴非老师发现一摞两尺高的教辅书堆在讲台上。以前他会把讲台上的杂物抱到一侧的椅子上,但是这次他没有,他在等,他不想再伺候这一大群17岁的青年了。谁都没有注意老师严肃的表情,直到上课铃声响起。无奈,他捧起那摞教辅,把它们扔进了恶臭扑鼻的工具间。
我一直认为整洁优美的班级卫生面貌,不仅可为师生提供赏心悦目的学习环境,而且也对班级成员的品格修养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一个班级,教室的环境卫生如何,是这个班级整体风貌的一面镜子,它与班集体的建设紧密相连。一个良好的环境是保证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基础.走进教室的一瞬间,干净整洁的环境必然让上课者和授课者心旷神怡。搞好环境卫生,既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卫生知识教育、培养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工作,也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一个途径。
也许性格使然吧,我很喜欢干净,也希望自己所站的教室干净整洁。也希望学生的实习环境干净整洁,更希望学生的宿舍干净整洁 。但是很多时候这点小小的要求并不能如愿。新生刚开始入学的时候,教室里不是扫帚拖把横七竖八,就是讲台上尘灰满面。上课周还好一些,等到实训周,学生们穿着绝缘鞋,厚实训服,50来人在一个教室里那气味,让我实在无可奈何。这次我收拾了,下回还得我整理,我不由感叹:这伙学生真懒!教室的卫生不爱做也就算了,宿舍居然更差。晚上睡觉之前,我去查看宿舍,推门进去,迎面的臭气让我顿感恶心。绝缘鞋横七竖八的在地上躺着,实训服乱扔一气,而且不是个别问题。起初我很生气,发这脾气,提着要求,学生就在我的怒吼中,漫不经心的整理着自己的内务。那段时间我经常疑问,现在的00后这是怎么了。自己住的环境都不愿意打扫?但冷静想想这是问题的关键吗?有些时候学生的坏毛病是不是也是我们惯的?也许你要说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姑且不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单就现在而言,如果作为班主任我不教育,不引导,不处理,孩子们就会把这些不良习惯推向社会,推向世界。当一个孩子在作文本上大谈环保,而面对脏乱差的教室 宿舍却无动于衷的时候,这难道不是一个讽刺吗?我们是不是应该告诉孩子:如果你能捡起地上的垃圾,老师为你叫好;就算你不能起地上的垃圾,也不能保证别人不扔垃圾,最最起码的你得保证自己不扔垃圾吧?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通过五六年的班主任工作历程,我真正体会到这句话的内涵。一个班级,工作做得如何,走进班级,走进宿舍,走进实训间,你就会感受到其中的一点一滴。一个好的班主任必定是一个重视班级卫生工作的老师。一所好的学校,也一定会重视学校的卫生工作。那么,怎样才能管理号班级卫生呢?为此我制定了如下方案:
一、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要让学生真正认识整洁之美,激发爱美之心。
具体做法:组织学生参观文明宿舍,参观规范化的教室,参观6S达标的实训间,拍照片作比较,开了一场对学生的教育颇深的《班级卫生管理的重要性》主题班会
二、责任包干制
我在班级管理方面奉行的一个原则是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卫生方面也不例外。
三、人人负责制
组长和组员形成以后,便是指导组长进行卫生的安排。把室外卫生区分成若干个小部分。谁干什么,什么要求,只要跟有关学生交代清楚就可以。检查的时候,哪位学生的值日不到位就会一清二楚。但也要提醒,不能说谁先完成就先走,一定要等卫生打扫完了,检查了再一起走,因为你们是一个小组,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小集体,在这个小集体里面,也要相互团结,相互关爱,相互帮助,任务轻的帮助任务重的,先完成的帮助后完成的。这样也体现了一个小组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凝聚力。
四、卫生保洁
全班都要提高保洁意识,积极行动起来,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养成爱卫生的良好习惯。每天早晚两次自己打扫自己的学习领地,早晚自习学生一进教室先擦干净自己的脚下,同时每个学生要整理自己课桌里的书本,脱下的实训服或者校服要按要求叠整齐放入课桌内,学生离开课桌,按要求将凳子摆放的指定位置等等
五、健全制度,奖惩分明
在提高学生卫生意识的基础上,我和学生共同制定卫生管理制度。推行奖惩结合制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卫生大扫除时,学生会检查扣班级一分,因谁扣的,就要求在其他方面上,如好人好事,补回来。如这一周班级卫生被表扬,给每个组员进行表扬,对表现突出的同学,额外进行物质奖励。每当我看到有垃圾或是哪里没打扫干净,就立刻叫人打扫了。并不一定是该做扫除的同学,然后就表扬这些自愿做扫除的同学,久而久之,其余同学会觉得不好意思的,他们也会自愿并积极的参加劳动。这样就会提高他们的劳动意识。
如今我班的教室,我班再也不是脏乱差了,而是整洁和谐的教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