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精心培育,静待花开——读《心耕》有感 机电专业部 刘宝静
2020-12-14 10:37:10 来源: 作者:机电专业部 【 】 浏览:581次 评论:0

读完《心耕》掩卷深思,受益匪浅。小故事,大道理,深入浅出,寓意深刻。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我最喜欢的三个故事。

一、学会欣赏,唤醒自信。

首先请大家观看4道数学题。2+2=4,   4+4=8,  8+8=16,   9+9=20

这是一个学生算的4道数学题,大家想怎么评价?一目了然,9+9=20算错了可是学生可能会问:前面三道题我算对了,为什么没有人夸奖我,而只看到我算错的一道题呢?这恰恰就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教育的真谛不仅仅在于纠正学生错误之处,而更应该赏识他们做的正确的地方

心耕这本书36页有一篇文章叫赞美的力量。文中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七岁丧父由姑妈一手抚养。当时他因为生活苦闷写起文章,并没有当作家的念头巧合的是一篇文章被当代著名作家屠格涅夫无意中看到了,屠格涅夫几经周折找到了托尔斯泰的姑妈说:“这位年轻人如果能够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无可限量!”正是由于屠格涅夫的赏识和赞美,托尔斯泰了自信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心中火焰一下子被点燃了,于是他一发不可收拾地写下去,并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大作家

19机电8班的赵天宇和19机电6班的董家伟,以及20机电2班的毕志成三位同学,刚开始上课都不敢展讲,因为在初中基本没回答过老师提问。在我的不断鼓励和欣赏中,他们慢慢找到了自信逐渐成了我课堂上展讲的中流砥柱在我的每次优质课上都有出色的表现。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欣赏,都需要来自别人的肯定没有不想努力的学生,只有失去支持鼓励赞美的学生,有太多失望和失去自信的学生。尤其我们学校,所以我们要学会欣赏,唤醒自信。

二、开拓思路,创新思维

第二个故事:心耕这本书78有一篇文章叫生命试题》:某大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出一道测试题:假设你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开车经过一个巴士站,那里有三个人正在焦急地等车:一个是生了重病的贫苦老人,急需救治;一个是医生,以前救过你的命,你一直想报答他;还有一个是你的梦中情人,你一直都想找机会去接近望与他(她))终成眷属。那天晚上天气恶劣,巴土停开,而你的车只能坐一个人,你会如何选择?老人病危,按理你应先他。也许你会让那位医生上车,因为他救过你,这该是报答他的好机会。可是你又放不下那位令你朝思暮想、神魂颠倒的梦中情人,不想错过这个难得的好机会这个抉择太让人为难了,简直令人无所适从。你会怎样选择?尽管抉择如此艰难,有人还是想出了这样的方案:把车钥匙交给医生,让他开车把生病的老人送到医院去;而我则留下来陪伴我的梦中情人,享受一段美好的时光。”但是,许多参加测试的人当时都没能想到,是因为大多数人已经形成一种惯性思维。如果我们能走出这种惯性思维,就能进入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管理学生也是如此。一次上课有学生说话,按照惯性思维,我大声说:闭嘴!不要说话”!但效果并不好。于是换了一种方式:“欢迎那个说话同学到台前展讲。”那个同学马上就不说了。我继续说:“如果课上老师讲课时,哪个同学说话,我们就欢迎他到台前展讲”。于是,没人说了。我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大家认真听讲,我讲完后找同学上台展讲”,同学们都能认真听讲,因为有展讲的任务在等着。所以我们要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开拓思路,创新思维。

三、精心培育,静待花开

心耕这本书143页有一篇文章叫冬天不砍树》:

菲力九岁那年冬天,和爷爷一起在农庄过圣诞节。一天,他发现屋前有一棵看起来已枯死的无花果树。菲力对爷爷说:“这棵树已死了,把它砍下来吧。这样我们可以再种一棵。”爷爷摇了摇头,说:“也许它确是不行了。但是过冬之后可能还会萌芽抽枝的,说不定它仍有一点生机呢! 请你记住:冬天里不要砍树。”不出爷爷所料,翌年春天,这棵看上去已经死了的无花果树居然真的重新萌生新芽,和其它的树一样感受到春天的来临。真正死去的只是几根枝丫。到了五月,整棵树看上去跟其它树差不多,一样的枝繁叶茂,绿荫怡人。长大以后,菲力当上了教师。在他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遇到过很多类似的情况:一位既口吃又迟钝的学生,日后竞成了一位名律师,另一位最淘气、成绩最差的男孩儿,后来成了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我们要相信:只要不轻言放弃,凡事都会有出现转机的可能。我们职校的学生就如冬天里的树,是义务教育的失败者,到了我们学校都出现了转机,成了职教中心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比如,每天一进门口,一些彬彬有礼的学生说:“老师好”,他们一边问好,一边帮助学校执勤,测体温。车棚边也总有几个同学把自行车摆整齐。还有很多同学拿着扫帚做值日,晚自习总有学生会干部值班,人人有事干,人人都在为学校做贡献,我们美丽和谐的校园与学生们的付出是分不开的,只要老师们信任他们,他们定会长出新芽,和一中的学生一样感受春天的来临,为丰南,为家乡,为社会做贡献。

所以,我们要精心培育,静待花开

 这本书作者李芬,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本书100篇文章。我仅以三篇谈了自己的感受,抛砖引玉,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审稿:信息中心 韩谨鸾)



Tags: 责任编辑:zhanghui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以平和的心态去迎接每天的人生—.. 下一篇展课堂风采,赛教学技艺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