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和学生一起进步---马玉凤读书心得
2017-07-24 05:34:52 来源: 作者:升学专业部 【 】 浏览:1494次 评论:0
    读了李华老师的《迷恋学生的成长》这本书,我得到很多启发和思考。这是一本记叙教育故事的书,也是一本展现李华老师教育生活状态的书。在工作中,李华老师无论遇到多棘手的问题,无论遇到了多么“刺头”的学生,都能用自己最大的热情去面对,都能倾尽所有——时间、情感,那样毫无保留。赠人玫瑰,手犹有余香,更何况是把心底最宝贵的东西给了学生,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了。
一、初当班主任
    我是一位有着丰富幼儿园班主任工作经验的职校的新班主任,初当幼师班班主任时心理就有很多顾虑和极大地压力多年的幼儿园工作练就了我极大地耐心和极富亲和力的教态,这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受欢迎的,而对正处在青春期的幼师班的学生来说却成了我的缺点,有前辈曾提醒过我要调整一下自己的教学方法,可我一时之间适应不了这种角色的转换,以至于刚开始那段时间有学生说我太温柔,言外之意就是太好糊弄,随之班上也有一点散漫。后来在丽艳主任的大力帮助下我调整教学方法,细心观察学生的言行,反复琢磨学生的心理,班级管理工作渐入佳境,班级凝聚力也日渐增强。记得上次班主任工作汇报时,肖校长曾关怀的问我:“马老师,你到咱们学校当班主任后有什么感触啊?”我记得当时我是这么说的:“首先觉得自己经验不足,工作方法还很欠缺,其次是不自信,总觉得自己的工作干的不好。”肖校长听后笑着又问我:“你没觉得自从当了职校班主任你进步了吗?当过职校班主任的老师都可以当一位乡下小学的校长了。”我当时只是尴尬一笑,也没觉得自己有什么进步。可是当我看了李华老师的书,再回想自己近一年的班主任工作我突然觉得自己真的是进步了很多, 再想起肖校长的话,甚至还有些得意。
二、治好“沙眼病”
    李华老师从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到变成沙眼的过程里,一定是经过了内心不断的冲突矛盾甚至眼泪的洗礼,才使自己刚烈的性情、唯美的标准有了很大的改变。而我在工作中和她恰恰相反,我从当初的沙眼变成了现在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记得刚接手这个班时我就是一个沙眼患者,工作对象的变化使我发现不了学生的错误和真实的一面,学生的一些小毛病我都能接受,觉得没什么,比如个别学生上课迟到,作业上交不及时,课上有这样那样的小动作等等,可时间长了其她好的学生会受到影响,跟着学坏,于是我才意识到自己病情的严重,赶紧四处求医问药,于是我把眼中的沙粒一个个清除,找问题学生谈话并提要求,问题严重的及时和家长沟通,共同商讨解决的办法。班内也沿用学校的“网格化”管理方法,班内的每一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哪方面出现问题我先找负责人。这样我的沙眼治好了,我也总结了预防的措施,于是我变成了现在的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学生的一点小毛病我都会及时发现并解决在萌芽状态,班内各项工作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三、最后开的花,与最早开的花一样美丽
    如果我们改变用单一的固有的标准和思维评价来判定我们的学生——没有孩子不可救药,就像李华老师坚信的那样——“最后开的花,与最早开的花一样美丽”。我班的静静同学是我班的“大姐大”,开学初就留着个性的头型,老师和她说话她根本不用正眼看老师,课上睡觉,宿舍里命令同学给她干着干那,后来我还得知她有吸烟的行为,在别人看来这样的学生根本无可救药,可我觉得孩子的问题行为一定是有原因的,我也相信一张纸被铅笔弄脏时是可以擦干净的,即便是用油笔弄脏也是可以用改正带改正的,于是我找她谈话,走进她的内心,了解她的想法,并千辛万苦的把学生家长请到了学校。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的静静同学不但成为了优秀宿舍长,还光荣的当选为宿舍楼楼长,我班唯一的板报书写人。因此我非常赞同李华老师的观点“最后开的花,与最早开的花一样美丽”
四、教师不妨钝感一些
    看了书中“教师不妨钝感一些”这句话,我很佩服李华老师的这一提法的。我们时常发现一个“教育契机”,就迫不及待的使用。在教育的过程中自觉有理,于是就咄咄逼人。其实现在想来,一时的咄咄逼人虽然赢得了所谓的师道尊严和胜利,可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你可能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弥补此时和学生之间产生的裂痕。本学期我班新来了一位叫瑶瑶的新生,据说她当时来学校报名时是染着绿头发说话满口的痞子口气,而我见识她的厉害是在操场上的第一次见面,当时她的妈妈和我了解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我就顺便和她提了学校及班级的要求,当她的妈妈嘱咐她一些事时,她的回答让我目瞪口呆,她对妈妈大声呵斥到:“我知道了,你快走吧,你真烦人。”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她生活在离异家庭,这样的家庭环境使得她内心有点扭曲,对父母毫不客气,把父母和旁人都当成是自己的敌人,在经过和她的反复“过招”后,我大概了解了她的性格和习惯,其实她非常需要别人的关爱,同时她也是特别讲义气的孩子,于是我请赵平老师帮忙,给她做心理测试和疏导,请丽艳主任做她的思想工作,我也请她的父母分别来学校进行沟通。我一直坚信有付出就有回报,经过一番努力后,瑶瑶变了,她说话不在带刺,我的话能触动她的心,使她潸然泪下,也会敞开心扉的和我交谈。现在瑶瑶被推选为104的宿舍长,还是第一组的纪律组长,她的妈妈也欣喜的打来电话,说瑶瑶在家像变了一个人,并表示对老师的感谢。不光瑶瑶有了这么大的进步,我们的班集体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学习风气浓郁了很多,班级纪律也进步了很多,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五、成功的家长会
   
细细的拜读着李华老师的《迷恋学生的成长》,我也迷恋着学生的成长,同时不断探寻教育学生的有效方法,发现家校共育是促进学生成长的良方。于是应学校的要求本学期我班开展了一次家长会,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精心准备的家长会终于召开了,我怀着一颗忐忑的心站在班级门口迎接家长们的到来,慢慢的随着家长们的到来我的心不再忐忑了,因为家长们的出席率要比想象的好多了达到90%,并且家长们进到班级找到自己孩子的座位坐下后就认真欣赏学生们的美术作品,会场纪律非常好。我们的家长会共十二个环节,从班级情况介绍到学生的变化,再到学生表演,接着是家长有感而发,最后参观学生上专业课的环境及状态,家长们个个笑容满面、好评连连,对孩子信心倍增,一改以前“上职校就是混日子、养身子”的错误认识。当班莹的父亲和大家交流时,说到自己忙于工作不曾走进女儿的内心并疏于与女儿的沟通时曾一度哽咽,在台上把自己在家都没和孩子说的话表达出来,同时也看到了自己教女方法的不足,家长的发言真诚且中肯,班莹听了父亲珍贵的一番话热泪盈眶,同时也引起了家长们的共鸣,纷纷给孩子们写下了自己的心里话。会后当我看到家长们给孩子的一封信和对我工作的建议时我潸然泪下,没有一位家长对我不满意,没有一位家长不对我表示感谢,那一刻我的班主任之路更加坚定了,我愿意和孩子们一起进步。
    尽管我并不奢望把自己锻炼成校长,但是我要用我可以当校长的能力管理好我的班。我一天天地感受着学生们一点点的进步,我也在一天天的进步,一天天的充实着、幸福着。感谢李华老师让我看到了自己的进步,感谢领导对我的信任和关怀,感谢老师们对我的帮助。



 

Tags: 责任编辑:zhanghui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改变课堂,从倾听开始 下一篇用心搭建家校沟通平台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