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避震小知识--地震逃生演练总结
2017-07-24 05:34:52 来源: 作者:机修专业部 【 】 浏览:820次 评论:0
   经验表明,破坏性地震发生时,从人们发现地光、地声,感觉有震动,到房屋破坏、倒塌,形成灾害,有十几秒,最多三十几秒的时间。这段极短的时间叫预警时间。人们只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事先有一些准备,又能临震保持头脑清醒,就可能抓住这段宝贵的时间,成功地避震脱险。
   有人调查过唐山地震幸存者中974人,发现其中258人采取了避险措施。这258人中有188人成功脱险,占72.9%。说明只要避险方法正确,脱险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1556年陕西华县8级大地震的记载中总结到:“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意思是说,突然发生地震时,不要急着向外逃,而要躲避一时等待地震过去,还是有希望存活的。这里“伏而待定”,高度概括了紧急避震的一条重要原则。
   一次地震的持续时间多为十几秒,振波的间歇式最佳的逃生时机。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大。第一次地震后,各种建筑物也许被震损或局部震塌,而余震之后通常是大规模的倒塌。在“先避”的过程中,选择“靠外不靠里”的地点躲避,能为震波过去之后的逃生带来便利。迅速有序地利用楼梯逃生,切忌跳楼。外逃过程中要迅速避开高大的建筑物及悬挂物等,如高楼、路灯、广告牌、高压线等。
   在教室中避震: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者室外时,可以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者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撰稿:李智超,摄影:高亮)



 


Tags: 责任编辑:zhanghui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数控专业部优秀教师——张占荣 下一篇齐心协力助成长 互帮互助传温情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