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的主要目标:
从学校角度:借鉴、融合企业的管理模式,结合我校班级管理实际相,形成有中职特色的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并有效实施,从而提升学校管理效能,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人文化的“四化”管理目标;
从学生角度:班级实施企业化管理模式,可以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企业管理制度、工作环境,平稳顺利地度过工作适应期;
从企业角度: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的实施,可以让企业缩短人才培养周期,降低人才培养成本,获得踏实、勤俭、有责任心、有较高的职业能力和职业习惯的高素质员工,稳步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首先,课题负责人与管理人员携手组建《管理手册》编纂专家团。以企业现行的管理制度为基础,融入学校特色形成一本《管理手册》(在校内为《班级企业化管理指导手册(试行稿)》)。
其次,分别在企业内和学校内实施(试行)此《管理手册》。企业中在两个方面实施,一是,正式职工;二是,参加定岗实习的学生。在校内同样分两个方面实施,一是,即将毕业的学生,二是其余所有在校生。
再次,由校企《管理手册》编纂专家团成员将实施(试行)过程中得到的数据分析、整理、完善现行《管理手册》。形成《管理手册》(修正稿)。
最后,通过《管理手册》(修正稿)的实施情况,做最终《管理手册》形成和调整的依据。然后推广到全校各个班级。
通过正式职工的数据分析,获得参加顶岗实习学生对《管理手册》的执行标准;通过对参与顶岗实习学生、即将毕业的学生的数据分析,获得《管理手册》的阶段性成长标准。最终在《班级企业化管理指导手册》的引领下,职业学校的在校生能目标明确地完成自身职业素质的提升和职业生涯的发展。使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和管理制度,最终成为一名具有稳定的职业发展目标,留得住、干劲足、有发展的德才兼备的企业员工。
课题的研究计划:
课题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验证阶段、总结结题阶段
准备阶段:
采用行动研究法,首先组建专家团。编纂《管理手册》(在校内为《班级企业化管理指导手册(试行稿)》)
实施验证阶段:
采用行动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将《管理手册》(《班级企业化管理指导手册(试行稿)》)分别在正式员工、顶岗实习学生和在校生中试行。根据试行所得到的数据分析、整理,形成最终的《管理手册》(《班级企业化管理指导手册》(修正稿)),并继续在学校和企业内推行。
总结结题阶段:根据《管理手册》(《班级企业化管理指导手册》(修正稿))的相关数据分析,完成切实可行的《管理手册》(《班级企业化管理办法》(实行版)),并做推广研究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