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家校共育下,学校对家长严格要求下学生行为习惯的改善研究
2022-05-17 11:57:24 来源: 作者: 【 】 浏览:203次 评论:0
研究背景:中等职业学校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学生行为习惯较差比如卫生,语言,尊重他人以及责任意识等,尤其对于家庭原因导致的学生行为习惯比较差,占据了班级中大多数,通常都是因为家里面过于溺爱孩子,平时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约束较少,同时与孩子缺乏正确的沟通,同时不注重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的精神等。导致这部分孩子明显比其他同学在行为习惯差。
研究目标:对于这部分问题学生通过学校对于家长提出严格要求和教育培训,转变家长对于孩子过于溺爱的态度和观念,同时要求家长严格要求学生的各个方面,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约束学生的行为习惯,学生的文明语言,尊重别人的意识,通过长期的培养和约束转变学生和家长的教育观念,从而达到学生改变学生的行为习惯,达到改变学生性格的目的,进而达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
研究目标定位:对于班级中的问题学生,不是全部研究,只研究部分群体,首先,学生行为比较差,家庭比较健全,或多或少能管理学生,对于那些单亲家庭和学生家长完全管不了学生的不在研究范围内。
研究方法:1由班主任教师确定这部分问题学生名单,要求问题学生符合研究目标定位。每个班级中找到4-5人左右。
2.每个班级成立学生行为习惯改善家长委员会,将这部分同学的家长纳入家长委员会。
3.学校对于这些研究班集体的班主任进行定期培训,用来确定下一步的工作目标。
4.教师对于这部分家长进行定期的培训,包括到校参加小型家长会每个学期至少2次,学期初和学期末至少2次,或者通过微信视频会议等方式与家长交流,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同时要求家长定期汇报学生在家的行为,进行记录。
5.每一个学生成立学生成长档案,教师和家长监督学生行为的改善,并且记录进入学生成长档案袋。
6.通过大约2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家长和学校共同教育前提下,记录学生行为习惯的改善。
研究结果:通过大约2年的时间,对于家长提出严格要求以及家长教育态度和观念的转变,家长对于学生严格要求,以及学校的严格要求,从而得出结论,以达到研究目的,进而将研究成果进行推广。
 
 
 
 

Tags: 责任编辑:hanjinlua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如何矫正中职生的逆反行为 下一篇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探索 ——企业..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