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南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刘天悦
“两个务必”的提出是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上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要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两个务必”,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半个多世纪以来,党的中央领导集体,不但身体力行“两个务必”,而且不断赋予“两个务必”崭新内涵,始终倡导全党发扬谦虚谨慎 、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使“两个务必”思想不断丰富发展,使“两个务必”作风不断地得 到保持和发扬,鲜明地体现了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的高度统一,成为我们党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民族传统美德,党的优良作风。
谦虚谨慎是一种美德,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不仅以此可以团结更多的人们,可以增长知识,而且也会减少错误,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一些。在新的历史时期,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时代意义。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结合新的历史实际,继续坚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并使其进一步得到保持和发扬。早在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上,当党正处在向执掌政权地位转变的历史关头,毛泽东同志就告诫全党:“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 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328页)并号召全党同志务必经受住糖衣炮弹的攻击,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就要反对骄做自满。党的领导干部的骄做自满,会发展成夸大个人作用,看不见群众力量,甚至会发展到自以为是,独断专行,搞“一言堂”,只能听恭维话,不能听批评意见,破坏民主集中制。因此,我们要在党员中,特别是在领导干部中经常进行反骄破满的教育。
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高尚价值追求的具体体现。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节俭、不畏艰苦著称,历来讲求勤俭持家、勤俭办事。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成长壮大、成就伟业的,是靠勤俭节约发展事业、建设国家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战胜艰难困苦的精神动力,是任何时候都不可丢弃的传家宝。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好逸恶劳、奢侈浪费,是腐败问题得以产生和蔓延的温床。
在日常生活中,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往往是和进取、乐观向上等追求紧密相连,而随意挥霍浪费资源,常常是与颓废、消沉等不良心绪分不开。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而有了艰苦奋斗的作风,就可以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的侵袭,增强政治免疫力。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可以净化我们的灵魂,克服自私自利、奢侈腐化、萎靡不振等不良风气。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态度。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就容易沉溺于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甚至骄奢淫逸、贪图享受。以炫耀财富为自我满足的心态,反映了思想的浅薄、愚昧和精神的缺失。崇尚节俭的人,必然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健康的生活情趣。节俭,有“节”才能俭,守住做人的“贞节”,守住为官的“气节”,这是做人的本分,为官的本分。
三、坚持正确的群众观,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和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认真组织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
要关注群众需求,维护群众权益,说群众想说的话、办群众想办的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做到敏锐感知群众冷暖,关切群众诉求,通过不断提升服务社会水平、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归属感等多种方式,解决丰南职业教育最迫切、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具体而言,就是要增强联系、团结、服务群众的能力;就是要善于听取民意、汇集民智、聚集民力;就是要在制度框架内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
在两年的河北省基层建设年活动中,我校分别帮扶了尖字沽乡望马泊北街村和黄各庄镇王洪庄村。驻村工作组以服务村民为宗旨,从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积极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结合村情实际,组织谋划实施了望马泊北街村的低压线套改、特色文化广场建设,王洪庄村多功能厅及居家养老中心建设等一大批帮扶项目和民生工程,深受上级领导和群众的好评。
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和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过不断摸索,我们深化校企合作,提升服务功能,实现互利共赢。形成了六种校企合作模式:订单培养、入企提供技术服务、聘企业专技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培训在岗职工、引企入校生产、与企业开展科技合作。学校先后与天地(唐山)矿业科技有限公司、长城汽车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等30多家用人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实现了学校、企业共管共育互利共赢。
23个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为学生生产性实习搭建了良好平台。特别是与唐山国丰钢铁有限公司共建的校外实习基地,进一步完善了学校企业“共育、共管”的新型教学模式,为企业培养了具备适应能力强、专业技能高、职业素养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学校发挥自身优势组建师生技术攻关小组,深入各大企业开展技术指导和帮扶工作。几年来为国丰钢铁有限公司、达丰焦化厂、丰益机械设备厂等企业提供技术指导,解决生产难题年均50余次。唐山国丰钢铁有限公司还和我校合作建立了职工职业能力提升培训基地和机电技术研发室。双向互融的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为改革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造了条件。
充分发挥学校实训基地的辐射作用,全方位开展三农培训,以阳光工程为主线,积极开展职前、职后技能培训,与政府职能部门及大中型企业结合,开展特种工培训、在岗职工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农村党员及农民技术培训、农村双带头人工程教学培训等各类长短期培训,年培训达11000多人,另外,学校还为唐山国丰钢铁有限公司进行职工技能鉴定,让企业职工、农村青年、农村党员在接受培训后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两个务必”的实质,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密切党组织与群众的鱼水深情,使基层党组织的中心工作与群众的切实需求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只有依靠、联系、团结群众,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为群众说真话、办真事、动真情,才能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党员干部只有始终坚持“两个务必”,扎实走群众路线,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群众的拥护,才能为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