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专业部:赵立维
去年我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微课比赛项目。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首先进行的是网上作品初评预赛,从7月6日接到通知,到7月10日必须完成全部材料的上传,仅仅有4天的时间,而需要上传的材料有:微课作品介绍、微课设计说明、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等。时间紧、任务重,为此,我对之前制作的微课进行了仔细地分析和推敲,重新设计了制作方案。
我的微课题目为C6140车床通电试车步骤,选取该课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理清车床各电路的工作方式、相互关系,掌握C6140车床通电试车步骤,为检修做准备。我采用的是PPT辅以视频操作演示的形式,在微课的重新制作上,制定了如下工作方案:PPT课件制作及录屏、视频录制、声音录制编辑、后期合成等。
1.PPT录屏部分:这是整个微课的主线,我根据电路原理图分析讲解C6140车床通电试车步骤,将通电试车步骤分为:测试电源、测试照明线路、测试主轴电动机线路、测试冷却泵电动机线路、测试快速移动电动机线路等五个部分,再分析各控制电路的工作方式及相互关系。
2.视频操作部分:最初我采用手机录制视频,屏幕有些抖动,拍摄光线不太好,使用的设备是机床模拟实训装置,与生产实际不相适应,因此我将视频部分换成了在一台真实的车床上进行演示操作。
3.声音的录制编辑:在录制声音时,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录制出来的声音总是存在一些杂音,为此我使用了音频编辑软件对声音进行了处理,消除杂音的过程非常麻烦,建议大家找个安静的环境录音,录音最好分段录制。事先写好台词,我是按照通电试车的五步骤再加上引入分成六段录制的,这样比较清晰,合成起来比较容易。
4.后期合成:前面三项工作做好之后,我先将PPT录屏与车床操作视频进行合成,因PPT录屏是主线,我将视频以画中画的形式嵌入到PPT录屏之中,然后再把录制好的声音加上,并将声音进行剪辑和视频中的内容对上,最后加上片头、片尾及背景音乐。
微课制作完成之后,我再根据微课的内容完成微课设计说明、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微课作品介绍等材料的上传。
8月30日我接到通知,我的微课进入了决赛,9月16、17、18日要到山东德州进行现场说课汇报。此次山东之行,我收获颇多。我看到了许多好的研讨课、模拟展示课和微课,通过专家点评,我知道了什么样的微课是一个好的微课:一是选题要小,要精准,不能太大,可以是一个知识点或技能点;二是这5—8分钟的课要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三是要讲究三个层次,讲清楚、讲透彻、讲精彩;四是微课虽然没有学生参与其中,但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因为微课的受众对象就是学生,教学设计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片头制作的要精美,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五是不同学科有不同的设计思路,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六是语言方面,语速要适中,语言要规范,不要有口头禅等。
在这次比赛中,一位来自山东的女教师使我深受感动,她在做优秀课例展示汇报时,穿的是平底鞋,当时我的心里很纳闷:别的女教师都脚踩高跟鞋,一身正装的上场,她怎么穿得如此随意。下面我为大家播放一段她的展示视频……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满满的正能量。
这就是我此次微课比赛的体会和感悟,不当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以“工匠精神”要求自己,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