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改变课堂,从倾听开始
2017-07-24 05:34:52 来源: 作者:升学专业部 【 】 浏览:1478次 评论:0
    初识《静悄悄的革命》,我充满了疑惑和困扰。革命不就应当是轰轰烈烈的吗?怎么还能静悄悄?细读发现,这本书像一片广袤的海洋,博大而又深沉,让我在静悄悄中懂得倾听的力量。今天我与大家分享其中的一滴水,希望这滴水可以带领读者走进它。这滴水的名字叫“改变课堂,从倾听开始”。
    看过的一段视频让我印象深刻。讲述的是一个具有倾听别人心声的超能力男孩能准确地读懂老师所思所想,成绩优异的故事。我常在想,如果我的学生都能听见我的心声该多好!我曾向任课班主任诉苦:学生在课堂上的死气沉沉,表情麻木,直到拜读了《静悄悄的革命》一书,才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其实,我是在追求一种虚假的主体性。什么是虚假的主体性呢?简单来说,主体性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虚假的主体性则表现为小学低段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到了初高中后,学生坐在教室里就会表情麻木、拒绝发言甚至是逃避课堂出现厌学情绪。
    如果我是学生,我也会对那些枯燥无味的或者无意义的课题表现得消极,毫无兴趣。尤其,我们的学生文化基础差、缺乏学习主动性和信心,所以他们在课上的任何表现都可以被理解。事实上,我是一名老师。在内心深处,我们都想轻松方便的控制教室、维持秩序,而这种想法却与学习的活动或内容无关。我们的注意力不在学习内容上,学生的注意力也自然不在。慢慢地,学生主体性就这样被抹杀了。学生对什么样的课堂“更来电”呢?我们需要倾听他们的“声音”。改变课堂,从倾听开始。
    一、用心倾听学生话语中复杂的想法
    人与人的交流与计算机信息传递的原理是不同的,如果没有理解对方话语中深入的而又没明说的想法,没有理解其言语背后所指的话,是不可能产生心领神会的感悟的。做到与一个一个的学生展开对话,而不是以群体为对象进行谈话。在对话过程中,竭力以自己的身体语言和情感与学生的身体动作和起伏的情感共振。”这样,“发言和发言之间的微妙的相互碰撞或相互联系才能产生出来”。真正的倾听其实就是理解,不要只看学生发言的表面意思,而要认真仔细地去倾听他们的发言,去体味对方话语中潜在的复杂想法。这让我想起学期初讲解血液循环系统时的一个事例。在讲解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径这一知识点时,我本以为会很好理解,但课后班主任和我反映学生们并不明白。第二次上课,我问学生:“哪儿不明白”学生回答道:“哪都不明白”我说好,那我就重新讲一遍。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部分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我还在黑板上画了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径,自我感觉清晰极了,我问学生:”这次明白了吗?”学生似懂非懂不好意思的低下头,说:“还是不太直观”。我心想,我都已经把图画在黑板上了,也给他们看了心脏房室、毛细血管等位置图片,怎么还不直观呢?我压住火气又开始了重新的讲解:体循环是……肺循环是……最后流到左心房,这回明白了吗?学生表情很复杂。这时,教室的某个角落里发出一个声音:“老师,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吗?”我说,是啊。他们笑着说,你要是早这么说我们早明白了。原来,学生们说的不直观,是体循环和肺循环之间的关系不直观而不是位置不直观啊!我应当我多思考学生提出问题的深层含义啊!对此,佐藤学教授的比喻非常有趣而又恰当,他把学生发言和教师倾听比喻成投球手和接球手的关系,如果教师能准确无误的“接住”每个学生的发言,并能与那些倾心“投球”的学生的想法产生共鸣,那么,教室里的“投球”将成为一件愉快的事情,学生也会因此更深入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倾听远比发言重要
    在教室里的交流中,倾听远比发言更加重要。说到倾听,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过:“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教师的倾听也许与讲课同等重要,教师“在课堂上以慎重的、礼貌的、倾听的姿态面对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有声的和无声的语言。这也是学生在课堂上该学会的一种能力。如今学校独生子女居多,在人面前好表现,课堂上往往是老师一提出问题,他们不假思索就举手,于是常常答非所问,或者是别人才说一半,他就插进来,全然不顾别人的回答,这样不仅自己没学到知识,同时也影响了别的同学的思考。教师应当首先学会倾听学生的发言,比如:多鼓励学生说自己的想法、尽量不去打断“断断续续的发言”、不替学生发言,为学生做榜样;以此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倾听别人的发言,形成会听----会说的课堂。倾听是一种心与心的对话,是师生间的心灵之约;倾听也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知识的获取。
    三、倾听课堂中的沉默者
    比起擅长发言的学生,那些在学习上不多言语,然而善于倾听的学生更值得表扬。对那些不多思考就草率发言的学生,倒是该提醒他们更加注意仔细地倾听。其实,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捷径是先培养起倾听的能力。因此在课堂上,我们一定要认真听,听懂孩子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虽然他们所表达的可能不规范不完整,但是他们所说的代表了他们内心的想法,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教师少一些激昂陈词,多一些热情鼓励,少一些明确表态,多一些真诚倾听。
    是的,倾听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只有善于倾听,才能把自己的情感融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在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学会取他人所长来充实自己。让我们的学生变成“用心相互倾听的学生,是我们的理想,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分享至此已经接近尾声,希望静悄悄的革命可以成为您案边的一本书,供您时时翻阅,有所脾益。

 丰南职教中心 赵平

附:
赵平,女,中共党员,丰南职教中心学前教育专业专业课教师,主修学前教育学、心理学,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自2014年参加工作以来,积极投身到教学工作中,钻研践行行动导向教学法,并探索适合中职学校学生的课堂教学方法。曾获得校级微课大赛二等奖、说课大赛三等奖,丰南区班主任素质大赛优秀奖。

Tags: 责任编辑:zhanghui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做有心的教师,体验教育的快乐 下一篇和学生一起进步---马玉凤读书心得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