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目标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是增强全民环境意识,推进中小学校环境教育,提高下一代环境政治素质的需要,也是促进科教兴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要充分认识开展学校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认清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力度到位。
(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组长:刘天悦
副组长:肖泽亮、郑云平、毕义江、韩振天、董立群、杨俊福
组员:各部门、各专业部主任
(三)制定方案,明确目标
为切实抓好“绿色学校”创建和学校生态环境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筹备会议,制定了《创建绿色学校工作计划》,明确将生态环境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内容,争取早日成为市级绿色学校。
二、绿化美化环境,建设生态校园
以创造“花园式园林学校”为宗旨,打造主题鲜明、风格各异、规范整洁的校园环境,真正把学校绿化、硬化、美化、文化有机融为一体,形成宜教宜学的育人环境。
重点实施新实训楼广场、太极广场等重点部位的景点建设,将基础设施与绿化植被有机结合,体现特色品位,融入文化育人功能。
利用校园广播站、学校电视台等文化阵地,以“世界环境日”、“中国植树节”为契机,广泛宣传绿化美化工作重要性,利用橱窗、广播、电视台等宣传阵地,向广大学生普及绿化知识,营造绿化氛围。每学期各班开展“多一份爱护,多一点绿色”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爱护环境,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拓宽教育渠道,抓好环境教育
注重学科渗透。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从思想上认识到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从行动上将生态环境教育渗透到教学工作之中,充分挖掘环境教育内容,结合学校实际,将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结合。
开展环境教育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生态环境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认识,培养能力,展示才华。可参照以往经验,开展垃圾分类教育活动、爱国卫生月活动等,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充分体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了解环境与人类自下而上的密切关系,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