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社团活动是学校文化发展传承的重要平台。2016年,学校被确定为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我校将“室外环境改造工程之太极文化广场”建设作为精品校建设的特色项目,承载学校太极社团活动,传承祖国传统文化,践行学校知行理念,已经积淀极为宝贵的经验。
一、实施背景
丰南职教中心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确立“厚德博学,强技达志”为校训,践行“知行合一”为校园文化理念,全方位实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的“六育人”全纳育人模式。
目前,学校拥有24个规范的师生社团。其中,学校太极社团自2012年10月成立以来,始终秉承“弘扬传统文化、推广太极运动、增强身体素质、完善品格修养”为宗旨,得到了广大师生热情参与,师生太极社团的队伍不断壮大,太极社团推广率和影响力极高,深受全校广大师生的青睐。但是,由于学校始终没有一个固定、宁和的活动场所,导致师生太极社团活动“散、杂、乱”,太极社团活动特色和活动效果受到很大影响。
二、主要目标
太极广场建设项目的启动,重点解决学校太极社团活动没有专用场地,随地而安,着力提升太极活动品位,创设环境与活动氛围协调,形成太极文化精髓与学校知行文化互相映衬,相得益彰,打造“基地+活动+文化”共融共育新模式。
实现成果:
1、基地建设品位化。
通过太极文化广场建设项目,我们确定为“精品工程”,立足给师生提供一个赏心悦目,流连忘返的设计风格,为此,我们聘请华北理工大学艺术院高勇院长为总设计师,带领设计团队先后来校10次进行现场勘查,师生座谈,将基地、活动、文化等诸多要素考虑之中,力争达到“优、精、特”等功能定位,保证形成高品位工程项目。
2、社团活动规范化。
通过太极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广大师生真正聚焦太极的“静与动、韵与神”,广大师生认真学习太极文化精髓,训练太极招式,拜访太极高手,修炼大师招数,形体与内功聚生,学校太极社团活动日趋规模化、规范化,乐学、善练的大太极格局已经形成。
3、知行文化延伸化。
知行文化是我校的核心文化理念。我们将对学生知识架构与技能培养作为“知行文化”主旨,已经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太极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将知行文化延伸到学生活动之中,融纳太极神韵之列,实现太极广场带动社团活动,用社团活动践行知行文化,使知行文化内涵得到更大的拓展。
4、示范效果最大化
通过太极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引起全校师生高度关注,大批师生积极参与太极社团活动。我校太极广场自2017年5月投入使用以来,学校太极社团人数由原来的40人增加到120余人,彰显了太极活动广泛性,师生积极参加,太极活动也更加向高水平发展,示范效果极为显著。
三、工作过程
对于启动太极文化广场项目,我们依据学校社团实际,全面盘活现有资源,群策全力,凝心聚力,确保项目标准高、抓得准、做的实。工作全过程实现“五做到”标准:
1、项目谋划做到精
太极文化广场是2017年度重点建设项目。学校专门成立了太极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工作小组,成员包括学校主要领导、社团负责人、外聘教练、基建相关人员。在项目总体谋划上,我们按照调研论证→景观设计→文化设计→专家研讨→项目定位→整体推进等程序,坚持以太极传统文化为主题,以知行合一校园文化为纽带,着力打造集太极活动、太极文化、休闲休憩、文化宣传、绿化景观有机融为一体的高标准综合活动场所,建设总面积达500平方米,确保建设项目精准、优良、高雅,保证整个建设项目效果。
2、工程手续做到全
该项目是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建设资金是国家专项资金,因此,我们严格执行国家建筑设计标准及公开招投标程序,项目从勘查、设计、预算、财审、发布信息、公开招标、工程施工、工程监理、专家验收等各项手续一一俱全,依法依规操作,保证中央专项资金的合法使用。
3、项目推进做到快
为确保该项目尽快推进,学校责成基建科,列出项目时间节点进度表,定期召开项目调度会,对项目进度及时调度,对地下管网发现的问题限时处理,保证建设项目“无障碍”施工。
4、呈现效果做到好
工程质量和效果是检验项目的关键。在建设项目整体效果方面,我们坚持硬件要硬,文化要精,绿化要奇,景观要美的总原则,严把施工过程每一关,始终把工程质量和工程效果放在首位,严把工程建设每一关,保证整个工程景观和效果。
5、师生使用做到高
在太极文化广场建设项目设计上,我们着眼建成后的使用功能,我们将进口、出口及应急疏散等功能充分考虑其中。同时,在时空、布局方面也全方位思考,形成东西南北、天地人和的运动休闲活动场所。广大师生自然形成闲时赏景、静时修身、动时练功,保证了太极文化广场的使用效率。
四、条件保障
为保证太极文化活动广场建设项目平稳推进,保证建设项目发挥预期效果,实现太极活动与知行文化和谐统一。
1、组织保障。学校成立项目领导机构和工程推进机构,有效的推进项目的实施,按照时间节点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
2、资金保障。我们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财政资金支55万元,给予该项目的资金支持。
3、人力保障。文化广场的“魂”是“人”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在项目场地规划、人文设计、文化提炼等都调动更层面人员、专家、大师积极参与,为高水平建设好太极文化广场给予更可靠、更高水平的人力保障。
五、成果、成效及推广价值
学校太极文化广场建设,盘活了学校闲置资源,拓展了资源使用功能,将太极文化有机融入到学校“知行合一”文化体系,极大地激发了全校师生参与太极活动的热情。
1、文化广场助力社团活动,浓厚了活动育人氛围。
2017年9月,学校太极社团又在原人数基础上扩大规模,太极社团活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情参与。经过各班推荐和校团委选拔,仅2017届又有60名学生成为新学员,参与到太极活动训练之中,接受太极运动与文化的熏陶,成为学校社团中的骨干社团。目前,学校各种大型活动展现出师生太极身影。诸如新年联欢会上的太极拳剑表演,校春运会上几百人的太极拳表演等,领导、教师、学生同台表演充分体现了太极文化的核心主旨。太极文化广场的投入使用,学校先后在10多次外来考察中作为办学特色项目进行展示,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快乐生活。
2、广场景观衬托活动与文化互溶,提升了环境育人效果。
太极广场的景观设计由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高勇院长亲自主持,广场墙正面为楷书的“太极文化广场”,背面为当代太极界公认的“太极论”,广场中央为圆形的“太极图”,广场四角为4.8米擎天立柱,立柱四周为太极“16式”经典动作人物浮雕。广场周边由国家珍贵树种且被誉为“植物中的活化石”红豆杉环绕,冬青、薰衣草等点缀其间,展现出环境的特殊意境。每当自由活动时间,师生身处广场之中,或练太极、或交谈、或嬉戏、或欣赏园林美景,流连忘返,神态怡人,特殊的景观时时刻刻熏陶着师生健康愉悦的心情,特殊的意境又激发师生积极向上的心态,环境育人的氛围自然诞生。
3、太极神韵践行知行文化,拓展了文化育人内涵。
太极 “知”的奇妙,以“溶、容、融、熔、荣”体现其精髓,其博大、精深与奥秘是师生永恒探讨的话题。其 “行”则从“松、沉、柔、顺,圆、活、畅、通” 凸显形体之美,可谓太极“知行合一”之神韵,让人好奇,让人敬仰,让人生畏。与我校打造以“知行合一”为精神内核的学校文化一脉相传,相得益彰,真正将知行文化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外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知行文化”亦自然回归文化育人的初衷。
六、体会与思考
1、校园无闲处,处处都育人。学校在精品校建设项目中,围绕改善生活附属设施建设上立足实用、深度谋划、合理开发,借鉴太极文化广场项目中资源与文化深度融合的做法,全面盘活闲置资源功能,完善学校生活附属设施,提升师生幸福指数。
2、太极文化广场的修建,激活了师生热衷太极活动的热潮,将太极文化融入到了校园文化体系,是场地资源、师生活动与学校文化深度融合的一个成功范本,具有很高的借签和推广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