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丰南职教中心绿色学校创建成果简要报告
2021-04-26 09:12:27 来源: 作者: 【 】 浏览:563次 评论:0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和教育部颁布的《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精神,落实上级要求,现就我校“绿色学校”创建成果汇报如下:
一、学校概况
丰南职教中心创办于1992年,1995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3年成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2014年成为河北省首批中高职分段培养试点学校。2016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试点学校(全国27所),同年被河北省教育厅确定为河北省中职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精品校建设单位;2017年,机电专业被教育部评定为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点。2018年,荣获教育部、统战部、中华职教社联合评选的全国职业院校最高奖项——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填补了唐山市中职学校此奖项的空白(唐山市唯一一家);同年6月,被教育部评定为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2019年,被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定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20年,被河北省教育厅评定为“河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学校占地226亩(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建有2.1万平方米的大型综合性实训中心,学校资产总额12760.32万元,仪器设备总值4548.1万元,拥有先进实训设备5600台/套。现有在校生4306人,教职工427人,现开设数控、焊接、机电、汽修、机加工、计算机、平面设计、学前教育、电子商务、美容美体、美发与形象设计11个专业,其中数控、焊接、机电、机加工、电子商务五个专业为河北省骨干专业,汽修(新能源方向)为河北省特色专业,汽修、机电(工业机器人)、数控车铣加工三个专业是国家级“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电子电工与自动化实训中心被确定为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数控专业实训中心被确定为国家级示范性实训基地。
二、创建过程和成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是增强全民环境意识,推进中小学校环境教育,提高下一代环境政治素质的需要,也是促进科教兴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要充分认识开展学校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认清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力求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力度到位。
(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组长:刘天悦
副组长:肖泽亮、郑云平、毕义江、韩振天、董立群、杨俊福
组员:各部门、各专业部主任
(三)制定方案,明确目标
为切实抓好“绿色学校”创建和学校生态环境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筹备会议,制定了《创建绿色学校工作计划》,明确将生态环境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内容,争取早日成为市级绿色学校。
(四)绿化美化环境,建设生态校园
校园绿化工作以创造“花园式园林学校”为宗旨,打造主题鲜明、风格各异、规范整洁的校园环境,真正把学校绿化、硬化、美化、文化有机融为一体,形成宜教宜学的育人环境。
成立了绿化工作小组,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校长负责抓、职能部门具体抓”的工作机制,绿化工作小组按照“绿化美化、景点设置和基建工作统筹考虑”的思路,每年校园绿化落实“三会”,即年初组织召开“校园绿化工作谋划会”,5月份组织召开“校园绿化推进会”,年末组织召开“校园绿化总结会”,把绿化工作纳入学校日常工作中,让每一堵墙、每一株植物、每一个景点都发挥育人的功能。
以“一流的学校必须有一流的校园环境”为宗旨,专门制定了《学校校园绿化三年发展规划》,在《规划》中明确了每年度绿化重点、亮点任务及资金保障等措施,全面落实了校园绿化主体责任,保障校园绿化积极稳步推进,校园绿化规划设计,适当融入一定的文化内涵,有机与育人功能相结合,做到点面结合,花草树木布局错落有致,疏密合理,不放过边边角角,最大限度地增加绿化面积,力争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绿”。
同时,学校依托绿化管理委员会,加强绿化工作的管理,制定了《学校绿化管理实施办法》,编写了《校园绿化管理与防护工作行事历》,使学校绿化管理更精细、更专业化。在绿化管理方面,学校密切与区林业局、区园林绿化处专家对接,采取由专家“开药方式”的管理模式,根据校园绿化的品种及生长季节,对校园绿化的施肥、浇水、中耕、修剪及病虫害防治等提出一整套科学方法,并聘请唐山市程成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专门对校园绿化进行专门养护,精心管理,使校园绿化植被形成品种齐全、形态各异、长势良好且新植花卉成活率高的态势,目前,校园绿化已达到“花园式园林学校”标准。
(五)拓宽教育渠道,抓好环境教育
学校组织建立了环境教育领导小组,专设环境教育办公室,并具体分管环保工作。明确分工,强化责任,优化执行,一把校长亲自抓,教务处、德育处、后勤处和各专业部紧密配合,将环保教育融入进教育教学、团日活动等各类活动中。
充分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寓教育于活动中。挖掘各科教材中的环保教育要素,结合环保热点和时事话题,创造性地开展环保教育。各专业部都已将环境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做到有标准、有措施、有总结地培养学生自觉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大力开展宣传,促进环保意识传播。在校园内设立宣传橱窗,标语、LED屏幕、电教多媒体等设备,依托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等媒体,宣传环保知识、环保动态,利用和环境有关的节日,如植树节、环境日、地球日等组织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近年来,学校先后组织开展了“三爱三节”、“文明城市创建小主人在行动”、“垃圾分类”、“节水节电节粮主题班会”、“爱国卫生运动”、“世界卫生日主题班会”等一系列丰富多彩、覆盖面广的环境教育活动,学生知晓率普遍在90%以上,收到了显著的效果,提高了学生们的环境意识。
(六)将疫情防控工作与爱国卫生运动有机结合
新冠疫情发生后,学校不断总结过去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经验,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疫情防控分级分层责任体系,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在做好日常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学校德育处、学生处组织各班利用《开学第一课》、德育大课堂、主题教育活动、日常卫生清扫等加强学生卫生意识。通过疫情防控各项制度和落实,垃圾分类的宣传,使学生饭前、便后洗手,在人员密集场所佩戴口罩形成了一种习惯。针对疫情给学生带来的恐慌,以及长时间的居家生活给家庭关系给学生的人际关系带来的困扰,复学后,学校通过网络问卷、班级活动、个别访谈等进行心理健康筛查,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并为个别受情绪困扰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对抗疫过程中的先进事迹进行整理,对抗疫期间开展的各种主题教育活动进行评比,通过新时代好少年的评选将文明卫生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法治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引导师生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创建绿色学校期间,我们坚持不懈地开展了各类环境教育、管理和实践活动,随着学校发展品位的提高,创绿工作的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收获了许多经验和心得,校园变得更加整洁美丽,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师生们的学习生活环境更加和谐优美。但我们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1.通过环境教育和环境管理,我们发现在全面提高学生环境素质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方面,有待于突破瓶颈和做更细致的工作。
2.在创绿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工作做了很多,但忽视了对一部分原始资料的及时收集和积累,今后要记好行事历,做到各项创绿工作有痕迹。
3.环境教育的校本课程、校本培训有待开发。
4.与家庭、社会合力开展环境教育的举措仍需加强。
5.对教职员工的环境理念的教育培训不足。
针对以上问题,学校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科学论证、细致规划,将环境教育全面纳入常规管理,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和环境,努力提升师生环境意识。同时,积极联合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开展创绿活动,加强校本培训的探索和开发,做好绿色学校档案的收集和整理,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接受优质的“绿色教育”,争取使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再上一台阶。

Tags: 责任编辑:hanjinlua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美丽的校园——我们的家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