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心理健康教育
2022-05-17 10:50:28 来源: 作者: 【 】 浏览:106次 评论:0
——“树立自信,做一个阳光的人”
 
一、建设背景
现代教育模式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技能,更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对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心理品质进行综合的培养和训练,塑造具备良好的心理特质的健全人格。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心理健康,是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任务之一,是教师工作不可忽视的一环。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不利的家庭教育因素,不同形态的家庭环境,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当今多元性社会文化会对学生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主导文化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击乃至抵制学校教育的影响,不可避免的会使一些学生产生心理上的问题,如:自卑、厌学、缺乏同情心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心理疾病。这对我们的教育工作,对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将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必须剖析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创设有利的外界环境,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矫治,促使他们的心理活动向有益的方向转化。
二、主要目标
1、有基本的自我安全感; 
2、能很好地了解自己,并能恰当地估价自己的能力;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珍爱生命,活在当下。
三、工作过程
(一)活动内容
班中有一位令人头疼的学生小力,凡是教过他的老师都会无可奈何的摇摇头:“这个同学软硬不吃,拿他没法子。”这个貌不惊人的男孩,开学初即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上课时常与同学讲小声话,作业是经常不做,劳动时“胜利大逃亡”,教育处分毫不奏效,久而久之,老师们见了他绕道而行,都觉得他是无可救药。必须剖析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创设有利的外界环境,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矫治,促使他们的心理活动向有益的方向转化。
(二)活动准备
全面了解小力的家庭情况、与人交往情况,了解小力的性格特点和行事风格。
(三)活动过程
大量的教育实践证明,只要教育、教学得法,没有一个学生可以被认为是不可救药的。教师在工作中要充分重视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和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认识环境,根据自身条件确立有利于各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活目标,使其能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在学习、工作及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调整自己的行为,作出明智选择,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1、掌握技巧,寻找根源
掌握心理辅导的方法非常重要,教师必须认真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了解心理辅导的理念、技术。聆听是教师进行心理辅导的首要基本技术。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是多种多样、不尽相同的,有智力的、非智力的因素,有主观的、客观的因素。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和评价,因而聆听就显得非常重要。“出租你的耳朵,学生说,教师听”是老师与学生心理的桥梁,在此过程中,对于小力同学,我为了清楚地了解他的的智力状况、学习基础、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家庭情况等因素;除了主动找他谈天聆听外,还不放弃平时的细微观察,准确诊断出根源所在,然后通过谈心、讨论、家访等方式帮助他去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使他深信,只要通过教师和自己的努力,即使自己某方面能力较差,学习后也完全可以提高,增强他参与学习的自信心。
2、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学习的革命》一书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为了去除小力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的找他闲谈,让他帮我送作业、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发现他有所进步及时表扬,经常对同学说:“看,小力今天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认真!”“小力同学回答问题声音大了,能让我们听得清楚。”“小力同学……”渐渐的,小力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有一次,我进行课堂巡视时,他主动冲我笑,渐渐的开始和我交谈。我给他讲考试的目的,考不好是很正常的,要端正学习态度,做好考前复习,不懂的地方及时问老师,老师会帮助你的,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考试时做深呼吸,放松紧张的情绪,或在心中对自己说“有什么可怕的,我都复习了。”“我能行。”等给自己加油。经过调整,害怕考试的症状消失了。
3、树立信心,激起动力。
在平时,教师要坚持正面教育,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重视为学生树立自信心。良好的自信心是成功的一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的悉心教育和热情鼓励不可忽视。要特别注意正确对待他们,鼓励他们积极进取,遇到困难时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给予帮助和指导,把受挫学生的自信心及早地树立起来。在与何同学的接触中,我发现他的确不守纪律,被别人当成差生,又无力去改变,只好任着性子发展。为了恢复他的自信心,在语文课上,我尝试着让他回答问题。开始他总是摊开手,摇摇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他发现我用微笑面对他时,开始回答了。哪怕回答并不恰当,我也善意地说:“你虽然回答得不准确,但说明你已认真思考了。”这时,一种难以言喻的欢乐洋溢在了他脸上。果然,他兴趣浓厚了,有时坐在第一排的他在下面也小声地回答,真令人高兴。于是,我借机发挥,在班会课上,在语文课上,我会对同学说:“小力这段时间进步很大,该不该为他鼓掌?”“小力回答得真好啊!”平日里一向受批评的他,居然也享受到老师的肯定,自然对自已的行为有了更深的思考,有了较大的改善。
4.家校沟通,促进自信。
小力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我经常与家长沟通,详细地分析了小力在校的表现及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要为孩子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比如家里有客人,家长可以让她为客人递茶、剥糖果等,也可以让她与客人玩一会儿,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不管干什么,都要从中发现进步的地方,马上夸奖他的闪光点,把家中得到的夸奖讲给老师和同学,把在学校得到的表扬告诉父母。在评价中,小力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增强了自信。
四、成果与成效
经过我耐心、细致、全面的心理健康辅导,一个学期过去了,小力再也不是“问题”学生了。拥有健康是成功的关键,是人生旅程的起点。青少年正处于由不成熟到成熟、不定型到定型,可塑性很大的年龄阶段,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排忧解难,努力营造一个健康的氛围。增强他们自身的心理防御能力,重视健康,关爱健康,为学生拥有一个健康和谐的未来社会而努力。
五、创新与特色
创造良好的班集体,充分发挥集体规范和正确舆论的教育作用。召开恳谈会,邀请平时与小力接触稍多的同学坐在一起,从不同的角度谈一谈大家对小力的关爱, 小力也讲述了自己的感受,感动之余小力表示今后要把自己的爱献给同学,把快乐带给同学。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小力会主动的和同学交往,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的学习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他逐渐认识到:学习原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同学原来很友好。自卑的阴影慢慢退去,笑容在他的脸上时时绽放。
六、问题与建议
缺乏自信,会产生自卑,不管自己有再多的不好之处,都不应该对自己失去信心,相信自己:我能行。只要对自己一直充满信心,就不会怕自卑。对于那些自信心不足的人,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多关爱,让她们感到:“我能行。”“我是最棒的。”
 
Tags: 责任编辑:hanjinlua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手机风波 下一篇用班级的温暖化冰心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