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拥有童心,触碰学生心灵
2022-05-17 11:06:31 来源: 作者: 【 】 浏览:119次 评论:0
机修专业部班主任平均年龄是整个学校最年轻的,家人和朋友也经常会问起我的工作,我会说我的工作就是我带着一群大孩子,一群大孩子带着一群小孩子……
有人曾经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他们就是一群可爱的大孩子,影响着一群可爱小孩子。他们也同样影响着我,让我每天都能充满活力,每天都能跟学生有共同的话题,年逾40,却一直保持着童心。
教育必须是教师与学生心灵的对话,才能够真正的起到对学生人格、品德、能力等素养培养的作用,也只有是心灵的对话,才能够更有效的实现这种培养。师生的心灵对话,需要教师放下身段、转变将一切看似自然与必然的心态,要以更加有趣的视角看问题、要能从日常的点滴中来思考,要以未泯的童心做教育。
没有童心,教育就会变得功利。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是唯一允许人犯错的地方。佐藤学说:教育是静悄悄革命。都是出于充分尊重学生的角度,将教育真正的从学生视角来看待。学生带着快乐、带着好奇、带着向往来到学校。如果我们没有这份童心,不去思考学生走进学校时的兴奋、好奇、向往,而总是关注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否达标、教学进度是否完成,那么势必会逐渐的将教育教学程序化、模式化,而变成了目中无人的教育,学生的个性、棱角会被磨平,学生好奇的明亮的眼睛也会暗淡,教育就成为了功利的加工工厂。
没有童心,教育就会变得乏味。
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螺旋式上升的,对于教师来说是非常简单的问题,对于学生可能就需要思维的突破,对于教师来说因果关系十分明显,对于学生可能还需要反复思考推敲。因此很多知识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来说却是要反复的验证,这种验证、试错也是学生学习的乐趣所在--通过不断挑战获得成功的体验。如果教师没有童心而直接去说教、简单的给出答案,那么学生的学习将变成听讲--记录--复述过程的重复,没有了失败时的郁闷、突破前的纠结、成功后的喜悦。枯燥而乏味。
没有童心,教育无法与学生产生共鸣。
教师因为人生阅历的积累,自然是还处于未成年时期的学生所不能比拟的。但也正因为如此,学生们对于一场篮球赛胜负的牵挂,教师如果没有童心根本体会不到;学生们对于班会课主持的期待,教师如果没有童心无法真正理解;学生们对于上黑板演示的渴望,教师如果没有童心也不会去真正关注……因为教师的阅历,就会与学生对待同一件事物上的心态差异,如果教师没有这样的童心,这种差异就会始终存在,那么教师就无法与学生在很多事项上产生心灵的共鸣。
有了童心,就拥有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契机。
教师具有童心,不仅能够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在教育教学中,也会发现以往被忽略的丰富的教学契机,发现更多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就如上文所说,教师具有童心,拥有学生视角,就会发现篮球比赛是培养集体荣誉感、学生意志品质的机会,因为篮球赛确实牵动着学生真正的在乎,这时的引导与教育是有效的;班会课放手给学生策划主持是培养学生创新、合作的机会,因为学生内心十分期待这样的成功,这时的教育是高效的;上黑板展示是培养学生表达、自信心的机会,因为学生将讲台看作了舞台,会关注自己的发挥……
这些教育的契机都有赖于教师具有童心才能发现,我们并非是缺少教育机会,而是因为没有童心缺少发现。而发现了这些平时没有关注的活动所蕴含的教育契机,我们相应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自然就会丰富多彩起来。解决问题比发现问题要容易很多。
有了童心,就拥有了与学生一同喜怒哀乐的心灵体验。
教育的最大成功秘诀在于教师与学生想到一块去,都是这样感受的。而如果说达到心灵一致,唯一的方法就是教师学会以学生的视角看待问题、思考问题,以一颗童心面对学生所面对的问题。教师有了童心,就能够体会到春游是那样的让人兴奋、大食会是那样的美味、趣味运动会又是那样的让人放松;也能够体会一块香皂问题让人那样的气恼、被扣0.5分让人那样的郁闷、一个小误会让人何等的委屈……教师有了童心,学生们的感受教师就能够充分的感受,基于这样的与学生同步的体验,教育怎么会不有效、不高效、不成效呢。
有了童心,也会让教师的工作充满了幸福与享受。
童心对于教师自我成长来说,也是至关重要。教师具有了童心,对于学生了解就会更加真实准确,对于学生的培养、引领、教育的效果一定会更加显著,教师就更加能够体会成功的喜悦,整日徜徉在心爱的学生拔节成长的喜悦中,教师的职业就会获得更多的幸福。教师具有了童心,也意味着教师以更加年轻的心态来思考问题、面对问题,就会对自我的未来更加充满希望,对于生活的琐事轻松面对,年轻的心态必然会带来年轻的心情,这种心态与心情,会让教师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更加充满阳光、更加享受成长。
放慢脚步,重拾我们的童心。
凡事按计划行事,一切按步骤进行,这是工厂对于机器人、机器手所下发的指令。教育中我们如果是带着这样的指令去开展教学,那么我们就不敢给予学生试错的空间、犯错的机会。教育是农业,必须也只能放慢脚步,小苗只有经过充分的日照时间、充分的吸收养分、足够的光合作用才能够茁壮成为参天大树。过于急功近利,就会变成揠苗助长。所以教育一定要放慢脚步,这样我们才有时间、才有空间去与学生共同成长,而有了时间与空间,我们就有机会更多的融入学生、更多的与他们共同体验,久而久之就会在与学生自然的融入与体验中,重拾我们的童心。
感受细节,滋润我们的童心。
只是放慢脚步仍然不够,教师要培养出敏感的心灵。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教育活动中,很多细节、很多学生的心态波动,都是我们走进学生心灵的契机。但需要教师能够及时的感受到,敏感的发现到,需要教师用心的去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粗枝大叶看似与学生打成一片,但不能感受学生的细节,终究是无法真正走入学生的心灵,有些教育也会停留在隔靴挠痒的层面。只有用心的感受细节,才能让我们更多的、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内心,也会让我们自己更富有童心,更容易形成童心。
勤于学习,永葆我们的童心。
社会在发展,环境在变化,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我们不能以我们是学生时怎样的去定义我们的学生,我们同样不能以上届的学生是怎样想的去定义这届学生。如果我们想具有与现在学生一样的童心,就必须勤于学习,具有大体上与现在学生一样的知识体验背景基础。比如很多“梗”都代表着什么,比如当前学生所热看的书籍、所热听的音乐,教师都应该主动的去了解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与学生话题一致,当然经典的我们必须传承,诗词大会学生喜欢我们也喜欢,可见新生事物与经典并不冲突。只有不断的学习,紧跟时代的脚步,我们才能够跟上学生变化的发展,才能够始终具有当前时代的“童心”。
李镇西老师一直强调说自己具有一颗童心。正是他的这颗童心,让他主动的去研究教育思考教育,也正是这颗童心让他充分的享受了教育事业的喜悦与快乐。因此,我们应该放下身段、放慢脚步、感受细节、不断学习、大胆尝试,形成自己的童心。
 
“班主任工作方法”主题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标题
——副标题
 
  • 建设背景
说明案例涉及内容研究的重要性,引入主题。进行现状分析,可涉及优势、不足、机会、挑战四方面内容。
  • 主要目标
指出案例涉及内容研究的主要目标,可分为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 工作过程
  • 成果与成效
该项研究取得的成果和成效,可以用表格、数字及语言描述。
  • 创新与特色
对典型案例的研究特色及创新点进行描述,体现其价值。
  • 问题与建议
通过教育教学行为的体验和针对典型案例主题的研究发现了哪些问题,对经后的工作有哪些指导意义,以及对学校、专业部工作的建议。

规划文档材料格式要求
一、文字方面要求
1.采用A4纸张
2.(定格空1 行)
标题:宋体二号字,加粗,居中
——副标题(3 号宋体;如有副标题,按此格式)
 
3.标题与正文之间空一行;标题前统一空两个字符。
4.正文:仿宋3号字
5.正文一级标题(三号黑体)序号:一、……
6.正文二级标题(3号楷体)序号:(一)……
7.正文三级标题(3号仿宋)序号:1.  ……
8.正文四级标题(3号仿宋)序号:(1)……
9.正文五级标题(3号仿宋)序号:1)……
10.行间距:固定值28磅,段首空两个字符
11.页面设置:页边距上3.0    下2.5    左2.8    右2.8
12.页码:页面底端、居中,宋体5号字
 
 

Tags: 责任编辑:hanjinlua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走进学生心灵 下一篇班主任处理问题的语言艺术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