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下午好!
我今天交流的题目是走进内心发现绿洲。首先非常感谢校领导对我的信任,让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并且赐与我如此一个时机,让我能静下心来,细细反思品味这七年多的班主任工作。这期间,我和其他班主任一样做着繁琐而平常的工作。而这里,给我更多的是教训,算不上什么经验。接下来,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谈自己工作中的点滴感受和做法。
-
以要求别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以身作则,远胜于一切说教。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取代的最有效的阳光。”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示范作用是无法言喻的。要求学生做到的前提是本身首先做到。如:要求学生们清晨五点五十起床,首先本身要做到能按时到校。近几届带班,我每天都提前来到宿舍叫学生起床,这样学生就会看在眼里,感受在心里。这时再对学生提出要求,相信学生也会做到。在学校组织的一些劳动中,如扫雪、拔草等,我也会和学生们一起劳动。在起到示范作用的同时,也指导孩子们劳动的本领和要领,这样可以拉近和学生们的距离。
-
班级管理中,“严”“宽”相济
“严”不是冷面铁心,“宽”也不是迁就纵容。我认为既要当好“严父”,也要做好“慈母”,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教不严,师之惰”道出了“严”的重要性。“严”要解决的问题是班级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带有不可避免的强制性。如学校纪律中所不能触碰的高压线和一些原则性问题。这种严要求以能鼓舞人鼓励人朝前进步为目标,要严中有信,严中有爱。
还记得2012年刚参加工作不久我就担任13机电2班的班主任。那时的我年轻气盛在班级管理上所有事都是亲力亲为,整天吹胡子瞪眼,在班级管理中一味要求严酷。至今我还清楚的记得我抓到的第一个典型--李雪军同学,仪表不合格,为了显示我的威严,我几乎没有给他争辩的机会,严厉地批评了他,还找了他的家长。从此李同学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慢慢地,我认识到,在教育过程中,“严”不是严酷,而是“严中有宽”。要宽容地对待学生,尤其是犯非原则性错误的学生。已经犯了错误的学生,其实他的心里充满了恐惧感,如果此时再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反而会使他不听从老师的教诲,甚至出现逆反心理。反之,对待违纪学生,不冲动,不偏执,帮助他们找出违纪的原因,鼓励他们重新开始,却会收到不错的结果。这是我在和前两届学生的“斗争”中得到的教训和收获。
一个优秀的班级,不仅要有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还要有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在前两届班级管理中我就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这使得我在班级管理中困难重重,疲惫不堪。之后的班级管理中在接每届学生的初始我会和学生一起制定班规量化细则,并推选出同学们认可的量化记录人员。每周一小总,每月一大总,并及时解决所出现的问题。在实行学生品行量化后我的班级管理工作得到了质的飞跃,干任何工作都会事半功倍。在这里,我要感谢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给予我帮助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们。
九年的教师经历告诉我:“真正走进每个人的内心,你就会发明一片绿洲。”班主任的工作是费力的,但看着学生康健地发展,是快乐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学习,不断改进。以上是我在班级管理中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希望各位多提宝贵意见。最后谢谢大家的聆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