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专业部 段玉艳
这学期我有幸拜读了朱永新老师的《致教师》一书。读完全书,我受益匪浅。朱老师把教师职业大致分成四种境界:第一,是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第二,是让自己心安的老师;第三,是让学校骄傲的老师;第四,是让历史铭记的老师。其中,最基础的境界就是做一名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我把这一最基础的境界作为指导我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准则。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从两个方面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工作中是怎么按照朱老师提出的要求做的。
一、做一个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首先要求教师自身的知识要渊博一些,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
打铁还需自身硬,通俗的讲就是不让自身原因拖教学工作的后腿。去年9月份,我有幸成为职校大家庭的一员,实现了我当一名教师的梦想。这也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企业从事电气技术工作,工作中比较偏重个人的技能实践,刚从技术岗转到教学岗,对我来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工作环境变了,工作性质也变了,工作中由原来舞台上一个人的表演到现在为人师表要带领一个班级,一个团队取得共同的胜利,这一突然的转变真的让我不知从何入手。困难就摆在面前,但我不会畏惧。我要把我这么多年在企业积累的专业知识结合教学实际,通过课堂讲解传授给学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上好每一节课,课前我用心去写每一个教案;为了将每节课所讲的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我利用课余及节假日时间梳理教材知识点,带着问题去请教有专业经验的老师;为了检验我的讲课效果,我在家庭里建立模拟课堂,孩子的爸爸和孩子一起当我的“学生”,通过给他们试讲,请他们提意见。为了在课堂上能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自动化生产线》这门课的授课过程中,为增加同学们对自动化生产线的感性认识,我在网上搜集大量有关自动化生产线的视频资料,还请百威啤酒厂的朋友帮忙拍摄啤酒灌装生产的视频,甚至在加油站洗车的时候都把自动化洗车的过程拍了下来,跟教材上的各个功能单元联系起来,让同学们了解自动化生产线离我们并不遥远、在现代化的生产中无处不在。
寒暑易节,一晃来职校近一年了,通过这一年的努力,我觉得自身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从年龄上说我不是一名年轻的同志,但在教学工作中我是一名新兵。我还要和咱们学校的各位老师多多学习,更好的把教学工作做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不断学习。有时候身边的姐妹们看到我总是那么认真备课劝我休息一会,我都会微微一笑,感激姐妹们对我的关心,可是深知不足的我却不敢停下前进的脚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我感觉来到职校后的这一年每天都很充实,每天都有收获,可以说累并快乐着!成为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要做就做最好。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武装好自己,带足工具和肥料,做一个合格的育苗者,让桃李开花结果。我深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总会有回报,在专业部领导的耐心指导以及兄弟姐妹的热心帮助下,在督导室多次听课中我的课得到了他们的充分肯定,同时也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
二、做一个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同时要求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朱老师在书中提到:老师的言行,是学生活生生的教科书。为人师表,才能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前行。本学期我的教学任务是15机电5班的《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 》及实训,记得有一次在实训间大扫除中,为了使每位同学都能认真、负责地完成任务,我首先拿起一块抹布,带头擦起工作台来,并力求擦的干干净净,这时一个孩子跑过来:“老师,我来擦吧”,孩子边说边接过我手中的抹布,很认真的打扫起来。一滴水也能映出七彩阳光,我们身体力行的一个小小示范就能带动起孩子,可见这种榜样的力量还是存在的。看着孩子满头大汗的忙碌起来,说心里话我还真是蛮感动的,行动是无声的语言,不需要任何鼓动性的话语,就已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劳动积极性,都自觉地按照老师的分工,热火朝天地干起来。
今天的我站在讲台之上,也许可以对讲课浮光掠影,也许可以对作业批改草草了事,也许可以对孩子们漠不关心。但这些不合时宜的陋习一旦传染给孩子们,恐怕将来很容易就在他们的工作生活中显现出来。也许,多年以后你的名字早已在孩子们头脑中淡忘、挥去,但我们带给他们的行为和道德准则会陪伴他们的一生。我的良心却不允许我带给孩子们任何卑微的影响,在学校我是孩子的老师,在家里我又是孩子的母亲,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孩子对于老师来说可能是百分之一,但对于一个家庭可能是百分之百。今天我的言行举止影响着孩子们明天的道德品行,今天对孩子们多一点关怀,多一点鼓励就可能推动孩子们成就更加美好的明天!
做一名光荣的教师是我最初的梦想,当一名合格的传道授业者是我的使命,不忘初心,不改初衷是我余生的最大追求,教师成为了我的职业,我会把它作为一项伟大的事业。回顾《致教师》一书,里面还有很多朱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今后我会不断重读这本书,因为我相信这本书将常读常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