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师者,一生只为爱——读《教育为人生》有感
2017-07-24 05:34:52 来源: 作者:机电专业部 【 】 浏览:1387次 评论:0

机电专业部 张影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老师为我提供了这次学习的机会和展示自我的平台,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师者 —一生只为爱》。
    近来,有幸阅读了江苏苏州第一中学副校长王开东的《教育为人生》一书。下面就其中三节谈谈我的阅读感悟。
    读《我们将在学生心里留下什么印记》
    苏霍姆林斯基曾有过十分精彩的比喻:“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读到《我们将在学生心里留下什么印记》结尾处:“我们要用无限的宽容和仁爱之心,珍惜每一次美好的相遇,珍惜每一个需要我们爱护的人,尤其是那些角落里默默无闻的孩子,这样在晚年的时候,也许我们就会少一些愧怍”,我回忆起一个孩子。
    班里分个叫虎跃的孩子,他的大名我早就有耳闻,长期不写作业,经常在课上课下给老师和同学们酿造一些“事故”。他脾气暴躁,被老师训斥还振振有词,上课经常迟到……
    了解到他这些传闻,刚开始,我还真是头疼。但在开学第一天,他却给了我一个惊喜。卫生扫除的时候,他大扫帚一挥,干起活来有板有眼,最后,还送我一瓶矿泉水,在劳动总结中表扬了他,可以看出,他的内心是甜蜜的。一开始,他很想给老师留下好印象。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你的好对别人来说就像一颗糖,甜一会儿;而你的不好,就像一道伤疤留下了,也会永远存在。
    更让我感动的是班里预定下学期课时练,他坚持不订,放学后我随口说了一句:“做我儿子,我给你订!”说完,我们都笑了。时光就这样匆匆地过了一个多月,后来的一次闲聊中,他问我:“那次订书的话还算不算?”我早已忘记了当初的玩笑话。 “做你儿子呀?”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的一句玩笑话,他竟当了真,埋藏在心里一个多月,并鼓足勇气勇敢地表达出来!而我当时却自私地想:要有你这样的儿子,我得少活几年。“我可不缺儿子,缺个闺女呀!”我随口说出的一句话,一定瞬间熄灭了孩子捧出的一团火焰,以后的日子,他依然我行我素,玩世不恭的度过着自己的时光。
    有人说,孩子犯错,上帝都会原谅,这个上帝就是妈妈;我说,学生犯错,上帝也都会原谅,这个上帝就是老师。读《教育为人生》一书,我深刻反省自己,如果我能抓住这次契机,虎跃是不是能更好一点点。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疼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从叶圣陶到吕叔湘,从魏书生到余映潮,从夸美纽斯到苏霍姆林斯基,从杜威到马卡连柯,无一不诠释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真谛。真正的好老师一定是“金凤凰”要爱,“丑小鸭”也要爱的。
    后来班里又来了一个辍学半年叫龙腾的孩子,家境比较特殊,母亲八年前服药自杀,父亲只有一条腿,靠赶集卖衣服为生,在社会上混了半年,在父亲的逼迫下来上学的。龙腾的成绩也就可想而知,刚开始分到我班的时候,说好先观察几天,不行就让他爸领回去。我想既然分到了我班,说什么也不能再把这个可怜的孩子推到社会去了。
    每次集体劳动,我都把他俩带在身边。一次劳动中,我看到他鞋子上沾了很多泥!他很莽撞的说:“老师,你得给我买双鞋呀?”“你穿多少号?”“45号!”“有那么大脚吗?”他笑了。十一假前,当我把一双45号布鞋放到他手里的时候,他一再表示“不要,不要”“晨龙,祝你步步(布布)高升!”离开的时候,我看到他眼圈红了。
    后来我又了解到,因为妈妈的死,他一直心里有个疙瘩,觉得是大伯、爷爷奶奶造成的。至今关系不和谐,课下谈心时我开导他:“你还小,怎么能心里装着恨生活呢?爷爷奶奶不会不喜欢你这大孙子,大伯怎么会不希望弟弟一家幸福美满呢?长大了,你就会明白,他们都是你最亲的人!”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上,小龙父亲拄着拐亲自来到学校,感谢老师们的不抛弃、不放弃!
    读《教师的作用有多大》
    王开东老师这样说过:“作为教师,我们只有治理好整条河流,让小溪欢快地奔向小河,让小河静静地流向大江,让大江汹涌地融入大海,我们将用欣赏的心理,期待的眼神,赞美的话语,宽容的心境,平和的话语,告诉我们的每一个学生,你们都是独特的一滴。你们将自主选择你们的未来,决定你们河流的走向;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目送,以一种恒久的姿态,目送你们渐行渐远。”
    那是我刚上班之初,我教过一个叫小开的学生,学习成绩优异,家就在我邻村,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学生。一次劳动分配任务的时候,因他下午不但没带劳动工具,还在班里大声说:“不带工具,就不应该干活!”我当时粗暴地单独分给他一块任务,并且放学后狠狠的批评了他,以免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事件。后来的结果是毕业以后,每次碰面,他从不理我。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我们所面对的是涉世不深的孩子呢?我为什么不能用宽容的心对待我的孩子们呢!刚到职校,五班有个叫毕楚昀的孩子,一个同学生病,家长到学校来接,我正上课,他竟然下桌到窗口去看热闹,这还是我以前从未遇到的。我很严厉的批评了他。后来,我了解到他初中才上了一年,自由散漫惯了,才有此行为。
    下次上课起立问好的时候,他弯着身子很不恭敬,还说:“最讨厌的就是语文老师!”尴尬的时候,我赶紧追了一句:“我跟你正好相反,我很喜欢你,坐下吧!”问题背后,一定有它特定的原因。期中考试,毕楚昀考了73分,我及时表扬了他,关系也缓和了不少。马梓洋同学平时考试,因为没带笔考了0分,期中考试59分,虽然差一分及格,我也表扬了他。我们的孩子,除了规范言行,太缺少的就是爱与赞美,有时候我们退一步,孩子便会海阔天空。
    读《老师是什么》
    “春蚕”“蜡烛”“守巢人”的意象表达不出教师的成长和幸福;“传道授业解惑”的古训概括不了教师全部的专业行为和职业信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桂冠映照不出教师的生活情趣和偶尔的迷茫困顿……。
    我不想做春蚕,也不愿是蜡烛,也不想太阳的光辉只洒在我一个人头上;我们不再是挥舞剪刀,使他们整齐划一的园丁,不再是垂死的蜡烛,风雨飘摇,朝不保夕,而应该是闪耀的火炬,照亮暗夜,光芒四射,永不熄灭。要做光明的使者,传递知识之光,用满腔的爱点亮希望之灯,燃起理想之火,照亮回家的路!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Tags: 责任编辑:zhanghui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驾驭自己的课堂 下一篇做有爱心、智慧的老师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