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机修专业的高亮,很荣幸学校和专业部能给我这次机会与大家进行交流、分享。
虽然担任班主任工作已近三年,但失败的教训多于成功的经验,期间走过很多弯路,所以我今天的发言更多的是反思,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与指导。
反思一:表扬更易改变人心!
我班住宿生张俊凯,性子慢,做事拖延,啥事都比别人慢半拍,无论是学习、卫生,还是班级活动,大家都不喜欢和他一组。尤其是宿舍内务,本来分配给他的任务,最后都不得不由舍友替他做完,因此班内怨声很多,每天都能听到大家对他的批评指责,但他自己却总是显得无所谓,仿佛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声音。我找他谈话,批评、劝导、讲道理,虽然每次都说改,但每次都不改。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准备朗诵比赛期间,当我们背诵《少年中国说》时,可能他以前对这个篇目就比较熟悉,背诵的又快又好。我下意识的表扬他说:“没想到张俊凯这么聪明,不仅第一个会背,还能背诵这么好,你可以提前准备《盛世中国》了”。我突然发现,他把身体坐的很直,看书的样子变得很认真。
在之后与任课老师的交流中,大家普遍反应张俊凯同学变了,尤其是语文课,不仅不再趴着睡觉,背诵课文时总是抢着背诵,作业也变得字迹工整。
我想,张俊凯同学所有的改变都源于那次我无意识的表扬,对于我们来说,一句表扬可能再简单不过,但对于他们,真的会把我们的表扬视若珍宝,并为之努力去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赞美。
反思二:批评要缓一点。
表扬固然重要,批评也必不可少。但现在的孩子自尊心较强,好面子,尤其又处在青春期,面对批评,极易叛逆。
我班新转来的学生李明,脾气大,易冲动,有次在课堂上偷玩手机,我很是生气,马上把他叫起来:“手机马上上交,下午让家长来取”。没想到他不仅没有站起来,反而反问道,我没玩,你哪只眼睛看到我玩了,谁能证明我玩了?面对如此犯浑的他,气氛十分尴尬。
我想,今后如果再发生类似的事,我一定要改变方法。
后来李明同学在课上又一次偷玩手机,我并没有像上次那样马上生气的批评他,而是先给了他一个眼神,然后继续上课,而他也马上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慌张的收起了手机。等到下课的时候,我找他单独谈话,我显得很平静,而他也没有了以前那样抵触的情绪,处理起来变得顺利多了。
批评要缓一点,缓的是情绪,避免我们和学生之间产生对立。批评要缓一点,给学生一点反思时间,其实他们都能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批评要缓一点,缓的是信任,要让学生感觉到我们是对事而不是对人。
班级管理工作复杂且繁琐,表扬与批评对不同的学生效果可能不尽相同,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摸索,不断学习,不断请教,争取做一名学生喜欢,领导放心的优秀班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