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推进我省中高职衔接试点工作深入开展,提升专业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五年一贯制”和中高职“3+2”分段培养办学行为的通知》,为确保专业教学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适切性,进一步提炼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经验,河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河北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主办,相关各专业牵头单位承办河北省中高职衔接教学标准分组研讨会。
2017年11月8日,我在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参加了汽修运用与维修专业的“3+2”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人员除了这次编写教学标准的主要负责人,还聚集了来自唐山、秦皇岛、沧州、邯郸、张家口、承德石家庄等多个地区县市的中高职院校的一线教师。在研讨会上教师们本着将学生培养成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对现阶段中高职学校的教学资源及师资状况、学生特点以及及推敲课程的设置与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了分析。
在介绍过程中,很多中职学校存在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一则源于现阶段中高职衔接教学无标准,内容重复设置等原因,导致中职学校只开设文化课;二是师资不够,导致课程进程效率低下。可见,制定符合中高职“3+2”学生的中高职教学标准具有必要性。
从大家的讨论中我想到我们的教学工作,想要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提高课堂时效性,也要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接地气”。根据我们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的特点,衔接专业必要基础知识,实践能够接受的实践技能,多一些操作,少一些理论,在实践中认识零件、了解构造。在教学中涉及到原理等较难理解却必要的知识,可以采取从认结构会拆装到了解原理的过程。
师资方面的培养与再培训是提高课堂教学时效性的主要渠道。师资力量雄厚了,教学资源才不会闲置;老师专业知识丰富、经验充足,才能培养出高技术人才。
在研讨会上每一名参会人员认真推敲着每一门课程及内容的适用性,讨论热烈。相信即将编写的教学标准会对我们的教学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