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优点,激励成长;发现缺点,延迟批评;
话慢说,说圆滑的话;给孩子改正的机会;
率先垂范,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我校学生的生源,多数是初中的落后生,学生的行为习惯不好,道德情操严重缺失,沉迷于网络游戏,与人交往不懂得语言的掌握,爱欺负人,持强凌弱,个人生活起居习惯不能自理等等问题。学习方面,文化知识基础偏差,厌学情绪较大。而文化基础差的主要原因是初中甚至小学时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造成的,在中职学校的两年学习中能否帮助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直接关系到学生操作技能的掌握和今后的就业,培养出良好行为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中职业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应着力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下面就肤浅地谈谈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我是如何培养班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
本案例所涉及的学生燕俊宇同学问题就比较多。我们的心灵碰撞应从开学的第四天说起。今年因疫情影响,学生的身体体能都下降了不少。开学就开始的军训,我极为关注每一名学生的身体情况。我就发现燕俊宇这孩子老爱请假上厕所,多年班主任的直觉告诉我有问题。在一次请假之后,我就偷偷尾随他,刚刚进厕所,孩子就把香烟点上了,那动作,那神态,活脱脱一位有着四五十年烟龄的模样。对于这样的学生,需要教育者付出更多的时间。短期的目标是让学生打开心扉,了解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否有更加深层次的情况,通其他学生能否进行正常交流,进而慢慢的融入班集体。长期的目标是让学生尽快明白坏习惯对自己身体的伤害,逐步找到人生的方向,树立目标。发挥自己的优势,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将来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能量做好准备。
(一)基本情况
燕俊宇系20机电1班学生,该生家庭特殊,在小学时父母因婚姻不和导致离婚,母亲再嫁,并婚后养育了一名孩子,父亲常年在包头,内蒙等地打工,留下他于年迈的奶奶生活。家庭特殊情况,导致孩子的奶奶对孩子的溺爱,大部分都是奶奶靠零花钱掌控孩子;父亲对孩子的管教几乎没有,很少时间照顾他,他不怎么同父亲交流,交流过程很容易语言冲突;母亲对孩子的管教是有心无力,身份的特殊让她也不能对孩子管教严格,管教严格了孩子奶奶有怨言。管教多了,现在的家庭对她有怨言。在以后的沟通中,孩子母亲也多次表明她所处的困境。孩子形成了非常内向的性格,平时很少同其他同学相处,往往独来独往,性格固执,并时常迷恋于游戏世界之中。母亲的弟弟也就是舅舅,非常有耐性,常常细心从各方面教育他,他也相对其他亲属,还算能管教孩子的。他当初不想来职校读书,他舅舅要求才报的咱们学校。开学后,平时在教室上课,常常发呆,爱接话茬或者偷偷玩手机游戏,课间时间都是玩手机游戏;回到宿舍第一时间是爬上床盖着被子玩手机,开学就出现欺负其他同学的情况。不会运用文明言语,导致其他同学同他交往不多。
(二)同学互助
找时间就同燕俊宇同学谈心,让他在多次谈心中,从开始的抵触,到适应,逐步到慢慢地接受。甚至有时因为班级学校的工作较忙,他竟然会在第一节晚自习下课的档口,主动找我。了解到他是因为家庭原因平时没有人和他玩,自己孤独惯了。特殊的家庭,他怕别人瞧不起他,就先发制人,老是欺负人。缺朋友,少交流。那就给他准备朋友,给他提供交流的机会。我就和班委会成员商量,让燕俊宇同学担任宿舍卫生的监督员,每天和每个宿舍的值日生都有交流。让同桌多与他交流,多在学习上,生活上关心他。
(三)教师辅导
(一)加强心理疏导
学生进入六年级的那一刻,我首先想到的不是学习,而是思想工作。现在的孩子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多种媒体的广泛接触,生理和心理的成熟比较早,如果不合理的加以引导,势必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学习成绩更是无从谈起。针对这种情况,我密切地关注着每一个同学,发现问题及时地解决,加以合理的引导。并且利用班会等机会加强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其树立远大的理想,以一种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每一天。一学期以来,班级的学生没有太大的思想波动。出现的问题也都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把握谈心尺度
我知道,燕俊宇这个孩子同样需要鼓励,需要信心。我常常在不经意的时候,发现他会因为我的一句赞美而表现得意并喜形于色。相比较一下,每个学生都是家中的宝,他们需要爱,需要激励,需要赞美,我不会吝啬自己的赞美声,于是我慷慨的把赞美送给每一位学生,哪怕他是班里学习最差的。当然,我不是一味的赞美和包容,有时也会严厉的批评,这就是把握谈心的尺度了。特别是对严重犯错的学生,要让他知道自己的错误所造成的后果,并鼓励他们下决心改正,给他们信心。
(三)激发竞争意识
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作为班主任应给孩子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让他存在危机意识。这是“互助”“友好”的竞争而不是“敌视”和“保守”的竞争,其目的是为了取得共同的、更大的进步。激发他与同宿舍的学生的竞争意识,共同整理好宿舍卫生:从集体活动的表现、班级荣誉的争取、留给老师的印象以及个人获奖情况等等多个方面激发他在全班由整体到个人的与外班的竞争意识。这学期我们班的燕俊宇同学在校级的活动中都能积极参与,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班会团会活动,孩子都很积极的参与,也都能尽自己所能争取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也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四)拟定远、近期目标
有目标才有动力。我要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燕俊宇的实际情况,拟定他在实训活动中与小组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远、近期目标,让同小组的每一个学生明确我们全班和小组正在努力奋斗的目标是什么,避免盲目、低效地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他在小组这个集体中的凝聚力和动力。然后,将集体的动力落实到学生自己身上,帮助和鼓励他进步,使孩子都在明显而又易于承受的压力下自觉要求自己。
目标的制定是好学生的素质才是目的。因此,鉴于燕俊宇同学的年龄,学业情况与心理特征,有两点需注意:一是近期目标较之远期目标更有激励作用;二是目标的制定必须切实,要让孩子能"跳一跳摘到苹果",不能好高骛远,以免丧失孩子信心。
(五)做好家长工作
当学生有错时应与家长取得联系,但要理解家长的难处,不能训斥家长,不能把学生的错误转嫁给家长。要尊重家长的情感,对家长做到温和有礼,以商量谈心的方式来交流教育孩子的得与失。对于学生的学习,因我校的学业特点结合孩子自身情况,专业课的学习和实训技能训练,不同目标不同要求,对于孩子的一点一滴进步,都就是向家长汇报并提出表扬,这样重拾家长对孩子的信心。达到家校共同帮助共同教育的目的。
通过这半年的潜心努力,精心转化,终于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燕俊宇同学课上任课教师,说接话茬的毛病少了;平时找他聊天,也爱敞开心扉了;见到老师、同学也会主动打招呼;班集体的班会团会,燕俊宇同学积极参加,在活动中不仅教育了同学,也促使自己进步,同样也感染了,以前和他一样无所事事的其他人。班级的学风无形之中也进步了不少。
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有过这样一段话: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我们的学生对自我的班主任是一个怎样的老师,他们会留心观察班主任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种表情,会细心倾听班主任的每一句话,他们对班主任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靠情感。班主任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形之中会成为孩子的榜样。因此,在班级工作中我时刻注意自身形象,事事从我做起,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的学生。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自我做到,而且做得更好。要求学生讲卫生,不随便乱扔垃圾,自我就做到随手捡拾垃圾。要求学生不迟到,在我的带动下,我们班的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到讲卫生不迟到,个个讲礼貌守纪律。
德国美学家黑格尔说:不就应使孩子们的注意力长久地集中在一些过失上,对此,尽可能委婉地提醒一下就够了。最重要的是要在学生身上激发出对自身力量和自身荣誉的信念。
注意力长时光集中在自我的过失上,情绪受影响,低落的情绪体验使智力活动水平明显下降,课堂吸收效率变低。针对这一状况,我采取延迟批评,这样既培养学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又给予其改正和回到的机会,之后老师只要加以指导,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抓住优点,激励成长。每个学生都有潜力,能否发挥他们的潜力关键就在于老师能否帮忙他们树立起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让孩子永远生活在期望之中我相信它所起的巨大作用是不可抵挡的。当老师的人都明白,在每个班里,都有所谓听话的孩子和淘气的孩子。那些听话的孩子,不用我们多说,只要你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他就心领神会,能认真的按照你的要求去做。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很繁杂的工作,每个班主任都有过酸甜苦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