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6S”管理制度在教室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
一、 建设背景
好的行为习惯成就一个人的一生。中职学校想要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型人才,更离不开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可升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习惯较差,甚至大多数学生卫生整理习惯也并不理想。6S管理制度是通过规范的现场管理来提升员工的素养,从而提高工作效益和质量的。根据培养学生的目标和方向,中职学校在班级管理中融入6S管理理念,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现代企业“6S”管理制度,并借此造就安全、舒适、明亮的学习生活环境,提升学生高尚的品质,从而增强学生专业成长的信心,为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二、 主要目标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塑与养成不妨从卫生与整理习惯的培养开始。为建立和保持一个文明和谐、整洁有序、规范高效的学习环境,以实现“一流的学生、一流的环境、一流的管理”为班级建设目标,力争使学生全员参与到班级6S管理活动当中,促进全班同学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并以卫生整理习惯的养成为导向,引导学生其他方面良好习惯的同步养成与提升,最终达到学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终极目标,为学生就业入职打下坚实基础。
三、 工作过程
(一) 召开班委会讨论并制定丰南职教中心18机电2班教室6S管理制度,包括6S管理制度的总则、职责、意义、要求、考核及其他六个方面;明确18机电2班教室6S管理组织架构图;明确18机电2班教室6S责任区划分;制定18机电2班教室6S管理检查表;制定18机电2班教室6S管理小组月份得分表;制定18机电2班教室6S诊断、改善跟踪表。
(二) 师生共商教室6S建设改造方案,明确各“位”的位置、6S管理看板的展示位置并由班主任教师团结带领全班同学对地面、桌椅、墙面等部位做全面卫生清扫与改造。最终通过整理整顿使教室环境达到6S管理规范化的预期要求。
(三) 在清洁改造好的教室环境下,班主任教师带领全班同学共同学习18机电2班教室6S管理制度,说明教室各部分功能及使用要求。同时班主任教师对学生提出明确规范的6S考核要求,以6S管理制度促进学生良好卫生整理习惯的养成。
(四) 依据6S管理制度对各6S小组及个人进行考核、排名、公示,诊改、学期末优秀评选。
四、 成果与成效
通过在教室落地实行6S管理制度,原来杂乱无序的课桌内部被井井有条取代;原来随手任意姿态放置的扫除用具被规范的“位”控制;原来桌面任意摆放的书本被卡位固定等等。改造设置的“马扎位、笤帚位、拖布位、簸箕位、垃圾桶位、芝麻信用位、手机位、白板位、篮球位”,将教室功能划分明确固定,更好的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通过班内6S管理活动开展前后的对照比较,使我明显感受到了6S带给我们的各种好处。制度使同学们开始能够做到垃圾不落地,教室卫生无死角,物品归位摆放有序。实行6S管理后的教室极大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环境,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素养也不断得到了提升,这就是环境育人所带给我们的收效。此外,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更难能可贵的是通过6S活动坚持不懈的开展,能使得他们主动的参与到卫生整理过程当中,并潜移默化的内敛成个人的优秀品质。事实是以教室6S管理为抓手,配以量化考核评比的开展,班级管理起来难度减小,并且成效显著。所以不得不说将企业“6S”管理制度引入到教室规范化管理中,有开始而没有终点,因为在此活动中师生都是活动的受益者。
五、 创新与特色
在教室6S管理制度制定阶段,我们创造性的提出在教室后黑板右侧设立“芝麻信用位”。其功能是为了防止学生因没有笔不能及时完成课上任务而设立的信用笔筒。假如同学们课上突遇笔没油可先从芝麻信用位借用一支,课下还回或者投币一元购买,钱用作班费。芝麻信用位带来的方便,班级成员共享,不设监督员,完全靠己诚信。诚然,诚信是一把称量人性的度量尺,它体现了6S管理中的“素养”这一要素。由诚信作为桥梁架构起的班风班貌自然根基茁壮,腕系发达,注定6S活动开展也将有声有色。小信诚则大信立,将诚信与6S管理统一结合起来,育人效果显著。
六、 问题与建议
经过亲身参与实践将企业“6S”管理制度引入到教室规范化管理中,我最大的感受是班级在6S规范化的管理下,学生的个人表现也日趋自觉。自觉的捡起教室地面的一片垃圾,主动的摆正他人碰倒的拖布,类似场景屡见不鲜。6S管理不是一天两天搞搞形式就能立竿见影的得到收效。它是全员、全过程重复参与的长线工作,不是一时兴起随心而为,更不是有人监管才去做的事情。当然,6S管理的实施过程也并非像总结的这样轻松。诸如如何确保全员百分百参与到6S管理活动中、如何做到6S考核评价对学生真正有约束力、怎样将部分被动参与6S管理者转换成要主动参与6S管理等等这些课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探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