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主题班会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在父母呼护中长大,习惯于别人照顾他,父母或别人为他所做的事,他认为是应该的,心安理得,他不懂为别人做点事,平时卫生值日不主动,完成的质量不高;对老师的辛勤付出也缺乏一颗感恩的心,以自我为中心,班级整体缺乏一种凝聚力。影响班风、学风的形成也通过这次的疫情,从很多地方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教育活动,从多个方面给人的教育价值很大,特别对我们中职生来说,具有跟大的教育价值,饮水要思源,为人不忘本。近些年来亲情冷漠,不知感恩的事件越来越多,所以感恩教育,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在眉睫的话题。现在很多的学生,多以自我为中心,更多的想的是自己的感受,自己高兴不高兴,自己快乐不快乐。很少从他人的角度来触发思考问题。眼中想到的更多的是自己,很少在做事的时候,顾及到他人。学会感恩,就是要学会感谢别人,就是要懂得尊重他人
19机电4班由49名男生组成,学生受过的感恩教育不多。感恩的思想淡薄,要让这样的学生懂得感恩,尊重他人。要把这样的学生培养成有爱心有善行热爱学习掌握有用技术甚至考上大学的社会优良公民,感恩社会,报效国家唯有重视学生的品德行为教育,以心暖心,去除学生劣根性,引导学生向阳光健康方向发展。
在某种意义上讲,中职3+2学生虽说没有高考的重压,但同样也要让他们学习文化知识技能,更要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上对他们继续教育,如何让他们知道感恩,回报社会,做一个心中有爱,眼中有光,脚下有路,果敢担当,阳光开朗的有用人才。我们应该做到尊重长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唐诗中“谁言寸草心满意足,报得三春节晖”,表达了孝敬父母的渴望。爱幼敬老,形成了中华民族伦理观念和道德品质的精华部分。在新的世纪里,一个不懂事孝敬父母,不具备起码道德观的孩子,其精神世界是缺陷的,其人格是不完善的,难以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现代人。“孝”添“文”即“教”,孝为德之本。因此,把孝敬父母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切入口和着力点,扎实开展教育活动,让青少年学生从心拥有一颗“孝心”,对于他们心身健康发展,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至关重要。通过本次教育活动,让一年级的小学生心感自受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操持家庭的劳苦,逐步形成“人心孝敬”的良好思想品质,即常问好,讲礼貌,让父母舒心;少空谈,多帮忙,让父母省心;求上进,走正道,让父母放心;勤学习,苦钻研,让父母开心;逢难事,勤商量,让父母称心;遇矛盾,能宽容,让父母顺心;感育从,不糊涂,让父母真心;重推恩,能移情,献社会爱心。以此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形成崇尚孝道的良好社会风气
开学伊始,我校开展感恩教育主题班会的活动,借着学校的东风我19机电4班也开展了——感恩长辈,为您洗脚主题班会的系列活动,在活动中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和知行统一的原则,让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家长的付出,同学的帮助和社会的关爱,学会对别人为自己的付出要感恩,懂得回报他人。培养学生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感,让学生知道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当长辈下班回家或干完家务要说“您辛苦了”,当长辈为自己辅导功课,做饭或做其他的事要说“谢谢”,当家里来了客人或路上遇到长辈要说“您好”,平时做到不与长辈顶嘴,等等。
吃饭吃菜要礼让,先长辈后自己;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每周帮忙打扫卫生,为长辈倒水、洗脚、捶背;走访外地长辈,帮助长辈实现愿望;自觉勤奋学习,不强求长辈为自己做事情;等等。
在家中实践孝敬美德的同时,要积极广泛的宣传孝敬美德。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从孝敬自己的长辈进而推广到孝敬其他老人。为老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干些家务聊聊天等。
通过感恩教育,一是使学生知恩。让学生明白,在这个社会里,爱从来都是双向的,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父母、朋友、老师、学校和社会的恩惠。让学生懂得在正视个人价值的同时,还应顾及他人的利益。培养学生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二是使学生学会感恩。要让学生明白,胸怀感恩之心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最起码的修养;三是使学生善于施恩。让学生拥有热情、宽容的心态和不图名利的崇高精神,真心诚意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1.召开一次班干部会议,了解学生情况,布置具体工作。
2.准备:歌曲《懂你》,《感恩的心》,《祈祷》;诗,散文
3.邀请家长老师参加,并请其中的一两位讲话,让学生家长有个交流的机会,也让学生听听学生的心声,也让学生听听家长的期望。
4.预告同学:也父母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制定期末考试目标
感恩教育要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当中,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一蹴而就,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要有机的统一在一起。更要贯穿于整个学生成长全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