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以平和的心态去迎接每天的人生——读《心耕》有感 机电专业部 黄利强
2020-12-14 10:43:07 来源: 作者:升学专业部 【 】 浏览:891次 评论:0
   大家好,很高兴能与大家一起分享李焯芬《心耕》这本书,这本书是一本发人深思,带有启发性的书籍,全书共有从心田杂草、心的互动、境由心生、境随心转、坚毅之心、爱心基因、喜舍之心、平常心八个章节,每个章节都通过一些简短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结尾以“问心.发心.修心”告诉我们一些工作生活中的真谛和道理,对我的工作生活有许多启发。下面我将分享我读这本书的几点体会:
   一、赞美的力量
   人活在世上,除了有物质上的需求,还有精神上的诉求。俗话说“好话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有时,别人的一句赞美、认同会让我们找到自己的价值,创造出伟大的人生奇迹。就像书中介绍的伟大作家---托尔斯泰,他因生活苦闷而信笔涂鸦写的《童年》,小说,被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看见,屠格涅夫却不因作者是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欣赏他的才华亲自登门,而军中托尔斯泰收到姑妈的来信,得知《童年》得到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赞赏,心中的火焰被点燃,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继续书写,并在今后人生中写下了闻名世界的名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可见赞美力量的伟大。而在著名的科学实验《水知道答案》中,科学家每天对杯中水说出喜欢、赞美等正能量的话,当它结晶后,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水的结晶体显现的非常漂亮,和谐的几何形状;反之,如果每天你咒骂他、和它说一些讨厌它等负能量的话,当它结晶后,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水的结晶体变的很狰狞恐怖、甚至无法结晶。看到这个结果,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不禁发人深思,水向我们传递了怎样的信息?
   人身体的70%是由水组成,当我们心里充满了爱和感激的正能量时,它会引发我们快乐、向善、积极、进取,就会呈现外在的美好与内在的和谐,会促进我们身体的健康,会促进我们行动的积极,会促使我们思维的进步,继而就会促使我们走向成功。相反,如果心里充斥着伤心、愤怒、抱怨、灰心、绝望等负能量,则身体内的水受到负能量的影响,身体内的水一定是扭曲不堪与压抑的样子,心里负能量产出久了,生活工作都会受到影响,让人变得颓废、失落、自责、无力等,严重堵塞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而现在我们面对的学生,恰恰缺乏的就是赞美的力量,作为育人教育的我们,我们每位老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语言,要努力去赞美每一个孩子,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其闪光的一面。我们把赞美的力量传给他,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起人生的自信心,帮助他们点燃人生目标的导火索。
   二、喜舍的快乐
   快乐有很多种,一种是因物质欲望得到满足而衍生的感官上的快乐,这种快乐,不一定能持久,过段时间后,“新玩意”带来的新鲜感逐渐消失,快乐的感觉就会慢慢淡下去,需要新的欲望目标才能产生新的快乐;一种是因你的一些善行、善举,而在心间油然生出一丝丝快乐的感觉,这种快乐的感觉是由于心底的,它让我们体会或印证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因此能够历久而常新。
   就像书中的故事《两口井》,村北的那口井,因深秋落叶,来打水的人们在打水的同时也打到了一大堆落叶,于是附近的人们都不想再来这口井打水,改到了村南那口井,渐渐地村北这口井就闲了下来,而它心里也高兴,再也不被那些讨厌的水桶每天扯上扯下,清静多了,它认为村南那口井太傻了,每天忙忙碌碌给人送水,又不断要从地下水源中补充水量,就这样两年过去了,一位来村北那口井打水的老太太,把打上来的水马上就倒掉了,因为井水都已经发黑腐臭了,就这样村北这口井再也没人来打水了,变成了一口废井,村民商量着把它填掉,以保障村民的健康。这时村北这口井才明白----一口井里的水要保持清新甘美,就必须不断地舍予别人,这样才能不断地得到活水的补给。
   我们作为教师也需要这样的舍予情怀,对我们的学生舍予你的赞美、你的爱心、你的宽容、你的体谅;对我们的朋友舍予你的包容、你的体贴、你的善良、你的帮助。有舍才有得,才不会像村北那口井变成死水,而像村南那口井一样,在付出和奉献的同时,还能保持自己的活力和自我价值。
   育人是心耕和深耕的工作,我们的老师都是辛勤耕耘学子心田的园丁,我们的工作心态,决定了我们的工作质量。我们应该像故事里那位种花邮差那样,在教学工作的沿路上不断去洒下爱的种子,让自己在收获幸福的同时,也给别人带来一份永恒的美丽。(审稿:信息中心 韩谨鸾)




 

Tags: 责任编辑:zhanghui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师资提升】学习培训精彩纷呈 引.. 下一篇精心培育,静待花开——读《心耕..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