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做名师还是做明师——读《教师职业生涯十大误区》有感
2017-07-24 05:34:52 来源: 作者:升学专业部 【 】 浏览:1972次 评论:0

升学专业部 门奕君

    在别人都追求“名师”的时候,茅老师告诉我们做“明师”比出名更重要。让我们明白:成功不仅仅是获得名利,更是内心的日益成熟与强大;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而不只是成就自己;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或许,我没有那么伟大,或许我也真的改变不了什么,但,作为教师,我愿意做一名有理想会思考的明师。
    教师到底是干什么的?无论是教什么学科,无论教哪个年级,教师的根本任务并不在于指导学生,不在于学生答题的速度和准确率,更不在于要求学生掌握多少知识,教师这一职业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在于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质疑精神、反思习惯,鼓励学生求真、向善、唯美。爱因斯坦曾说过,所谓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可见,教育不单单是知识的累积;更需要心灵的教育,精神人格的教育。那个剩下的东西就是独立思考和自我教育习惯,也是精神能力和心灵品质以及具有真善美的高尚人格。如果没有这个教育就丧失了它的灵魂。
    有一部前苏联影片叫做《乡村女教师》,片中美丽的主人公——乡村女教师瓦尔瓦娜曾感染过多少人的心灵。时隔多年,我还清晰地记得瓦尔瓦娜饱含深情的话:“孩子们,现在开始上课,你们要学会念书,写字,算算术。你们将要成为有智慧,有力量的人,我要使你们有理想。”可当我们带着诗意去追逐青春的梦想时,感觉到的却是“山重水复行行且止”的无奈与失落。你努力地工作着,但得到的却远不如付出的,甚至该得到的,因为种种原因也没有得到。慢慢的,你开始自嘲“老了,没有激情了,还能怎样呢”。这时候,你已停止成长了。
    为什么会这样?一是因为大家的梦想是成为“名师”,希望一课成名,希望获得许多荣誉,希望评上更高的职称,而在追求这些光环的时候,你会遇到困难,会受到不公正的遭遇,所以你委屈、你愤怒、你生气、你无奈,最终,你决定不再那么努力,让自己的付出少一些,以求心理平衡,当然你也成不了“名师”了。另一个原因就是茅老师在《什么是为师者的成功》一文中所说的:“只是现实有另外一个标准,也是很多人孜孜以求的努力目标——他人认可……更多的老师永远在追求更多更好的名声,而教育教学本身却很难给他们带来快乐和满足。
    真正的明师,不屑于表演、但敢于对丑陋的教育现实说“不”!
    真正的明师,能够承认自己的局限性,但不放弃自己的努力!
    真正的明师,可能不知道前言是什么,但愿意摸索前行!
    真正的明师,不在乎学生是否记得自己,在乎的是有没有学生步入社会后能够为公平和正义而努力。
    这样的名师,我从心底里尊敬他们。
    一直以来我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让孩子们从一点一滴做起,首先不骂人不打架,尊重父母尊重老师尊重同学尊重所有人,然后是学习态度要端正,明确态度之后,我和同学们一起努力一起学习一起拼博。一直以来,我都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也感染着学生。我尊重学生,无论是成绩好还是成绩差,在我心中都一样。我告诉孩子们,每个孩子都是天使、都是父母掌心的宝,更何况除了成绩以外,我们还有那么多优秀的地方,品德、劳动、体育、美术、音乐、演讲等都是你们的特长。尊重学生,热爱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己!我不做只关注学生分数的名师!不做不敢直面社会现实的名师!
若让我选择“做名师,还是做明师?”我的回答是努力追寻属于自己的梦想,做一位明师,希望自己起码是个明白人,如此,才有资格“传道、授业、解惑”,这是有尊严地活着的底线与基础。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一书中的话:“夜晚静寂,菜园里却很热闹。洋葱、萝卜和番茄不相信世界上有南瓜这种东西,它们认为那只是空想。南瓜默默不说话,它只是继续成长。”守住属于自己的梦想,像南瓜,不说话,只是默默成长,慢慢的,你也就成了明师,明明白白的老师。


Tags: 责任编辑:zhanghui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 下一篇做有思想的教师——读《教师职业..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