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作为众多班主任中的一员,既感到荣幸又深感任务的艰巨。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指正是常有的事,而我所教的学生就是幼师专业的学生,培养她们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就更加重要了,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
幼师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幼儿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栋梁的重任,因此,幼师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中我经常直截了当的进行指点和引导。
一、引导学生怎么样去做
做每件事情都要把目标告诉学生,使其成为集体的奋斗目标,并始终如一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但有时候她们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很多事情他们不知道怎样做,更不知道如何做好,这需要老师给孩子们明确学习目标,把自己的教育目的坦诚地告诉学生,使其学生们慢慢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介绍典型优秀学生的事迹和优秀班集体的情况给学生,让学生们更加直接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行为,什么样的事迹,是可以得到大家认可的,是值得大家学习的,这样同学们会在不自觉的行为中朝着大家认可的方向去努力。
我们班的宋子玉是一个个性极强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班里的规章制度对她来说就像是形同虚设,上课说话,作业不写,不服从管教,上课期间顶撞老师,种种问题的出现,使她成了我们班的问题学生,我多次找她谈话,想慢慢的走近她,了解内心他的想法,并与她讲学习的重要性,人生观、价值观,甚至谈到了一个人的一辈子,经过的我开导,她认识到自己身上的很多不足,通过我一段时间的观察,看到他正在积极努力的改正,虽然偶尔也会犯些错误,作为教师的我看到他的成长,很是欣慰。
二、引导学生怎样去学
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行为习惯较差,我每次给学生明确的指明目标或方向,为了让学生的自觉养成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作为幼师专业的学生要求各方面技能要掌握的特别扎实,手工、绘画、舞蹈、键盘、声乐等专业课知识必须扎实掌握,只有掌握了必备的本领,才能胜任将来的幼儿教师的工作,因此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以一个教师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主动踏实学习,让她们感觉到自己就是一名幼儿园的老师。
三、引导学生制定目标,分解目标
在学生能力的养成阶段可能要费一番脑筋、花费一些精力。分阶段分层次分解目标,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进行制定目标,明确的告诉学生现阶段具体应该怎么做,之后要监督并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因此,我会借着我校开展的技能比赛的机会,让学生多做多学多挑战自己。我始终相信教育的巨大功效,在学生身上播下了什么样的种子,自然会有什么样的果实。
真正的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所以学校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正真的目的是为实现学生终身的发展服务。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对人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会让一个人终身受益。19世纪著名心理学家李德说过:“播下你的良好行为,你就能拥有良好的习惯;播下你的良好习惯,你就能拥有良好的性格;播下你的良好性格,你就能拥有良好的命运。”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学校是育人场所,理应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方面大有作为。为此,学校必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真正让学生做到“出外讲公德,在家讲孝敬,学习讲勤奋,相互讲团结,课堂守纪律,作业讲认真,相处讲诚信,遇事讲礼让,做事有恒心,能服从懂敬业”,成为家庭、企业、社会受欢迎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