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教育为人生》这本书的最后一句话,同时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曾经我有一个疑惑,我是否能当一名合格的教师?这个问题困扰了我的大学四年生活,直到读了这本书,才让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下面我总结了三个方面与大家分享这本书。
老师是什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不仅是教给学生生活的技能,还要为他们传播思想解答疑惑。那么我们要在学生心里留下什么样的印记呢?书里说道:作为老师,我们唯一要做的,便是珍惜,便是感恩。我们与孩子接触的时间甚至比孩子的爸爸妈妈还要多,那么我们作为孩子的第二家长,就应该教给孩子们懂得珍惜,懂得感恩。郑立艳主任曾经说过,要教会孩子们三样东西:知对错,知善恶,知美丑。这应该就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也是我应该努力的方向。
学生应该得到什么样的教育?
我曾经问过我的学生们,你们觉得批评的教育和表扬的教育哪个能让你们成长更多。学生们很多都笑了,说到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职业类院校的大部分孩子其实是缺乏自信的。在初中的时候因为不够优秀,所以无法得到老师的表扬,久而久之思想就会变成“反正老师也不会表扬我,我干嘛要做好?”反而变得自暴自弃起来。在孩子取得一定的成绩时,假如我们给予了他适度的表扬,我们可能就给这个孩子带去希望。
教育不会在恐惧中发生。
曾经以前我认为管住孩子们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极其严厉的方式“吓”住他们。可是通过几次试验下来,我才发现严厉的呵斥她们只是短暂的让她们老实听话,实际上他们并没有从根本上成为一个听话的学生。这使我认识到这种方法不是一劳永逸的。通过观察和与前辈老师们的交流,我学到了在处理学生问题的事情上,要能够准确地抓住问题的要害,并且心平气和的和孩子摆事实讲道理,不偏袒不针对。并没有严厉的批评,也没有繁重的惩罚。但是在一问一答中却能让学生自己认识到自己问题的严重性,自己承认错误,自己保证要改正错误绝不再犯。这时学生心里留下的便是:感恩,感谢,感动。
教育为人生,教育本身就融于人生,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给孩子们带去希望,既是为了孩子们的人生,也是为了我们自己的人生。
谢谢大家。(审稿:信息中心 韩谨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