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百年大党温故知新再出发,以昂扬的姿态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将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的胜利。
以史为鉴,重温百年波澜壮阔史诗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迄今为止人类全部社会实践活动的总和,包蕴着人类全部的成功和失败、欢乐和痛苦、经验和教训。经济方面,历史告诉我们,闭关自守不行,我们要进行改革开放。政治方面,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朝代更替让我们明白要“引进来,走出去!”文化方面,思想观念的转变,古为今用创造了中国文化大繁荣局面。
从建党的开天劈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一路走来,我们党遭遇过无数次艰难险阻、狂风骤雨,但总能团结带领亿万人民生死与共,风雨同舟,从危难中奋起,于挫折中前进。
100年来,我们党为人民美好生活奋斗的脚步从未停歇。“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伴随经济的发展,我们党科学分析人民诉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适时提出更好满足人民需要的奋斗目标。展开百年波澜壮阔画卷,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是鲜明底色;回望艰辛创业历程,栉风沐雨,披荆斩棘,初心历久弥坚。
以学为基,传承党内教育优良传统
学习是一切进步的先导,是求新求变的起点。一部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依靠学习追求进步、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的历史。
学习党史,是一个阅读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崇高的体验。我们党在百年浴血奋斗中,无数次从逆境中转折,从困境中突围,从绝境中奋起,那波澜壮阔的画卷,那惊心动魄的场景,那肝肠寸断的牺牲。党之所以能够从一次次失败走向一次次胜利,从一次次胜利走向一次次新的胜利,就是因为有崇高的理想、崇高的信念、崇高的目标。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
立身百行,以学为基。“一个政党要走在时代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指导;一个领导干部要做好本职工作,一刻也离不开理论学习。”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理论成果、积累的宝贵经验、铸就的伟大精神,深刻阐明党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这些正是我们学习党史的指导思想,是学习党史不可脱离的导读和领学。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党员干部只有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题,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学出对党忠诚、坚定信念、自觉自信、责任担当、能力水平,才能使思想、能力、行动跟上事业发展需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
向史而新,接续谱写新的时代华章
党史如明灯,照亮前行之路;党史如号角,激发奋进之力。百年风云激荡,既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史诗,也是一首豪情壮志的赞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这既是最新号令,也是最强动员。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要求,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这是正当其时的精神洗礼;是永葆活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指导实践的鲜明指针。
学习党史的过程是以史为鉴、叩问初心的回首,更是向史而新、续写华章的展望,要深入学习、认真理解、努力践行。学习党史要突出重点,准确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做到学史明理,坚定理想信念;学史崇德,站稳人民立场;学史力行,勇于攻坚克难。
“正如总书记所讲的,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这部教科书里有什么,我们应该学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给出了答案。“只有全面学习党的历史,才能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学而有思,学以致用。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阔步“十四五”,启航新征程,尤需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从党的辉煌历史中对标初心使命和前进方向,以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进各项工作开展。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新起点,乘着春天的和风再出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定能不畏浮云、击水中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实践中书写更加壮美的时代篇章。(审稿:信息中心 韩谨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