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含定州、辛集市)教育局、生态环境局,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生态环境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从青少年抓起,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师生生态文明意识,努力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入持续开展好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省教育厅和省生态环境厅对河北省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指导委员会组成人员进行了调整,对《河北省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管理办法》及《河北省绿色学校评估标准》进行了修订和完善,现印发给你们。各市教育局、生态环境局要加强中小学、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切实推进本地区绿色学校创建工作。
附件:
1.河北省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指导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2.河北省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管理办法
3.河北省绿色学校评估标准(中学)
4.河北省绿色学校评估标准(小学)
5.河北省绿色学校评估标准(幼儿园)
附件1
河北省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指导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主任:
杨勇 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副主任:
王廷山 省教育厅副厅长
陈恩惠 省生态环境厅副巡视员
成员:
魏锡政 省教育厅德育处处长
郭立森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
李若玲 省生态环境厅科技与宣教处负责人
蔡杭州 省德育研究中心主任
周迎久 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主任
河北省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厅德育处。
附件2
河北省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管理办法
一、河北省绿色学校评选表彰范围
河北省绿色学校评选表彰范围包括全省普通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
二、河北省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组织
(一)省教育厅、省生态环境厅共同设立省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和专家库,指导、协调全省绿色学校创建活动,负责省级绿色学校的评估、命名和表彰工作。
(二)绿色学校创建命名分为省级、市级和县(市、区)级。河北省绿色学校在市级绿色学校的基础上命名,每两年进行一次。县(市、区)级绿色学校的创建命名活动在市级主管机构指导下进行,将命名学校名单和相关文件向市级主管机构备案。各市教育行政部门将县(市、区)相关材料汇总后,与市本级绿色学校名单和相关文件一并报省教育厅登记备案。
(三)各地在创建表彰活动中不得向学校收取任何费用,不得要求学校和学生购买图书资料或参加需要收费的活动。一经发现,将给予通报批评,并取消该地区的推荐评选资格。
三、河北省绿色学校申报条件
(一)申报绿色学校的学校、幼儿园必须符合《河北省绿色学校评估标准》,并具备市级绿色学校称号一年以上。
(二)已在主管机构登记备案。
(三)三年内无环境违法和受到环保处罚记录。
四、河北省绿色学校申报评选程序
(一)学校、幼儿园按通知要求填写申报表,报所在市教育行政部门。
(二)市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市生态环境部门对申报的学校、幼儿园进行初审和实地考察,填写推荐意见,经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市生态环境部门批准盖章后,报省教育厅。
(三)省教育厅、省生态环境厅组织专家进行审核和实地检查,提出初步审核意见,报省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审定。
(四)省教育厅、省生态环境厅对通过审定的学校、幼儿园进行公示后命名表彰。
五、河北省绿色学校复查及取消
(一)获得绿色学校称号的学校应当加强内部管理,制定完善方案,持续不断改进提高。
(二)教育行政部门和生态环境部门将对已命名的绿色学校每两年复查一次。若不符合评估标准,发现有污染环境或明显违反绿色学校创建原则等问题,没能通过年度抽查验收的学校,给予警告并限期整改。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将取消其省级绿色学校称号,并向社会公布。
六、河北省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先进个人推荐要求
(一)申报人员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生态环境部门分管人员,以及积极参加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其他人员。
(二)积极组织、参与本地区学校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成绩突出,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
(三)具备两年以上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组织工作经验。
七、河北省绿色园丁推荐要求
(一)申报人员为积极组织本校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具备2年以上生态环境教育工作经验、成绩显著的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
(二)所在学校当年被评为河北省绿色学校。
八、河北省绿色学校创建活动优秀组织单位推荐要求
省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指导委员会根据各市教育行政部门和生态环境部门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业绩情况,确定绿色学校创建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被确定为优秀的组织单位要求积极组织开展本地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成效显著,成绩突出,且近四年内没有被取消绿色学校称号的学校。
附件3
河北省绿色学校评估标准(中学)
项目 |
评估方式 |
评估标准 |
组
织
管
理
(15分) |
领导重视
(5分) |
查阅档案资料 |
-
成立绿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抓,各部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1分)
-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绿色学校创建计划。(1分)
-
有生态文明教育领导小组,有领导分管,有具体分工。(1分)
-
将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中,平时有检查、年终有总结。(1分)
-
把环境保护理念纳入学校管理体系,有节能、节约资源的具体措施。(1分)
|
资料齐全
(4分) |
查阅档案资料 |
-
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档案内容完整、分类清楚,有论文、参考书、教案、录像、报刊等资料。(4分)
|
宣传氛围
(6分) |
实地查看 |
-
校园内有生态文明教育宣传栏、宣传标语,手抄环境报等。(2分)
-
图书室、阅览室有环境保护宣传内容的图书。(2分)
-
利用校园网和新媒体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宣传。(2分)
|
环
境
教
育
(42分) |
培训学习
(4分) |
查阅档案资料 |
-
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参加生态环境教学交流和培训学习活动。(2分)
-
校内组织教师开展生态环境教育交流学习。(2分)
|
课堂教学
渗透
(16分) |
查阅档案资料 |
-
落实教育部《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和《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有生态环境保护内容。(6分)
-
各学科有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计划、教案等,渗透内容正确、结合实际。(4分)
-
开设有生态文明教育的选修课,有读本或音像资料等。(6分)
|
实践活动
(12分) |
查阅档案资料 |
-
成立各种环保活动小组,并配有辅导教师,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生态环境考察,收集信息、整理资料,对周边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调查、监督,了解其原因,提出解决办法。(4分)
-
每学期团队、班会有1-2次专题环境教育。(4分)
-
每学期在各级环境教育基地、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开展1-2次实践活动。(4分)
|
|
专题教育
(6分) |
查阅档案资料 |
-
在植树节、爱鸟周、地球日、环境日、生物多样性日等时间节点开展全校性专题教育宣传活动,每学期开学时,开展“无塑开学季”宣传活动。有活动方案、活动过程记录(文字、照片、视频、新闻报道等)和活动总结。(6分)
|
教研活动
(4分) |
查阅档案资料 |
-
有生态文明教育等综合性教研组织,能定期开展有关教研活动,或中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综合实践活动七科主渠道学科有专题性教研活动。(4分)
|
教
育
效
果
(33分) |
环保意识
(10分) |
10人问卷测试 |
-
中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综合实践活动七科教师环境保护知识、意识程度的测试。(平均85分以上5分,每低5分扣2分)
-
学生环境保护知识、意识程度的测试。(平均85分以上5分,每低5分扣2分)
|
环保行为
(15分) |
实地查看
查阅档案资料 |
-
学生在校内无吸烟、无乱丢、乱吐、乱写乱画行为,不高声喧哗。(3分)
-
师生按照生活垃圾分类要求投放垃圾。(3分)
-
不用或少用对环境有污染和不利的商品,不使用有问题的塑料书皮,尽量使用再生纸。(3分)
-
师生参加市、县(区)、街道社区的环保绿色活动,向家庭成员和居民宣传环保知识,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环境,调查、监督社区污染并有一定的效果。(3分)
-
严格落实实验室管理规定,定期收集和处理有毒有害废液和固体废弃物。处理工作实施“分类收集、定点存放、专人管理、集中处理”的工作原则。(3分)
|
教育成果
(8分) |
实地查看
查阅档案资料 |
-
积极打造节能环保绿色校园,采用节能、节水、环保、再生等绿色产品,师生共同参与,明显减少浪费,节约学校财政开支。(2分)
-
教师在评定年限内获市级以上生态文明教育奖项或在市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发表教学经验、教案、论文等。(2分)
-
学生在评定年限内参加各类以环保为主题的活动中,获国家级奖项每人次加2分,获省级奖项每2人次加1分,获市级奖项每4人次加1分。满分4分,加满为止。(4分)
|
校
园
环
境
(10分) |
校园绿化
(4分) |
实地查看 |
-
校园内可绿化的地方均能得到绿化,并标有保护花草绿地指示牌,无折枝毁木现象。(4分,如有应绿化而未绿化、土地裸露处,有折枝毁木现象,发现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
卫生状况
(2分) |
实地查看 |
-
校园、教室、宿舍干净整洁,厕所无旱厕、干净无臭味,卫生无死角。(2分,发现一处不符合要求的扣1分,扣完为止)
|
污染控制
(4分) |
实地查看 |
-
学校自身产生的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如:垃圾分类投放、统一处理,校园施工工地、煤堆等易扬尘场所有防治措施等。(4分,发现一处污染现象扣2分,扣完为止)
|
备注:85分以上为合格。
附件4
河北省绿色学校评估标准(小学)
项目 |
评估方式 |
评估标准 |
组
织
管
理
(15分) |
领导重视
(5分) |
查阅档案资料 |
-
成立绿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抓,各部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1分)
-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绿色学校创建计划。(1分)
-
有生态文明教育领导小组,有领导分管,有具体分工。(1分)
-
将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中,平时有检查、年终有总结。(1分)
-
把环境保护理念纳入学校管理体系,有节能、节约资源的具体措施。(1分)
|
资料齐全
(4分) |
查阅档案资料 |
-
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档案内容完整、分类清楚,有论文、参考书、教案、录像、图片、报刊等资料。(4分)
|
宣传氛围
(6分) |
实地查看 |
-
校园内有生态文明教育宣传栏、宣传标语,手抄环境报等。(2分)
-
图书室、阅览室有环境保护宣传内容的图书。(2分)
-
利用校园网和新媒体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宣传。(2分)
|
环
境
教
育
(42分) |
培训学习
(4分) |
查阅档案资料 |
-
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参加生态环境教学交流和培训学习活动。(2分)
-
校内组织教师开展生态环境教育交流学习。(2分)
|
课堂教学
渗透
(16分) |
查阅档案资料 |
-
落实教育部《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和《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有生态环境保护内容。(6分)
-
各学科有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计划、教案等,教学渗透内容正确、结合实际。(4分)
-
开设有生态文明教育的选修课,有读本或音像资料等。(6分)
|
实践活动
(12分) |
查阅档案资料 |
-
有2个以上环境保护类兴趣小组,配有辅导教师,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生态环境实践活动。(4分)
-
每学期班会有1-2次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4分)
-
每学期在各级环境教育基地、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开展1-2次实践活动。(4分)
|
|
专题教育
(6分) |
查阅档案资料 |
-
在植树节、爱鸟周、环境日、地球日、生物多样性日等时间节点开展全校性专题教育宣传活动。每学期开学时,开展“无塑开学季”宣传活动。有活动方案、活动过程记录(文字、照片、视频、新闻报道等)和活动总结。(6分)
|
教研活动
(4分) |
查阅档案资料 |
-
有生态文明教育等综合性教研组织,能定期开展有关教研活动,或小学语文、道德与法治、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四科主渠道学科有专题性教研活动。(4分)
|
教
育
效
果
(33分) |
环保意识
(12分) |
10人问卷测试 |
-
小学语文、道德与法治、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四科教师环境保护知识、意识程度的测试。(平均85分以上6分,每低5分扣2分)
-
小学生环境保护知识、意识程度的测试。(平均85分以上6分,每低5分扣2分)
|
环保行为
(12分) |
实地查看
查阅档案资料 |
-
学生在校内无吸烟、无乱丢、乱吐、乱写乱画行为,不高声喧哗。(3分)
-
师生按照生活垃圾分类要求投放垃圾。(3分)
-
不用或少用对环境有污染和不利的商品,不使用有问题的塑料书皮,尽量使用再生纸。(3分)
-
师生参加市、县(市、区)、街道社区的环保绿色活动,向家庭成员和居民宣传环保知识,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环境,监督社区污染并有一定的效果。(3分)
|
教育成果
(9分) |
实地查看
查阅档案资料 |
-
积极打造节能环保绿色校园,采用节能、节水、环保、再生等绿色产品,师生共同参与,明显减少浪费,节约学校财政开支。(2分)
-
教师在评定年限内获市级以上生态文明教育奖项或在市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发表教学经验、教案、论文等。(2分)
-
学生在评定年限内参加各类以环保为主题的活动中,获国家级奖项每人次加2分,获省级奖项每2人次加1分,获市级奖项每4人次加1分。满分5分,加满为止。(5分)
|
校
园
环
境
(10分) |
校园绿化
(4分) |
实地查看 |
-
校园内可绿化的地方均能得到绿化,并标有保护花草绿地指示牌,无折枝毁木现象。(4分,如有应绿化而未绿化、土地裸露处,有折枝毁木现象,发现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
卫生状况
(2分) |
实地查看 |
-
校园、教室、宿舍干净整洁,厕所无旱厕、干净无臭味,卫生无死角。(2分,发现一处不符合要求的扣1分,扣完为止)
|
污染控制
(4分) |
实地查看 |
-
学校自身产生的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如:垃圾分类投放、统一处理,校园施工工地、煤堆等易扬尘场所有防治措施等。(4分,发现一处污染现象扣2分,扣完为止)
|
备注:85分以上为合格。
附件5
河北省绿色学校评估标准(幼儿园)
项目指标 |
评估方式 |
评估标准 |
组
织
管
理
(12分) |
领导重视
(4分) |
查看档案资料 |
-
成立了绿色幼儿园创建领导小组或生态环境教育领导小组。(2分)
-
将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中,平时有检查、年终有总结。(2分)
|
制度完善
(4分) |
查看档案资料 |
-
把环境保护理念纳入幼儿园管理体系,有节能、节约资源的具体措施。(4分)
|
资料齐全
(4分) |
查看档案资料 |
-
绿色幼儿园创建工作档案内容完整、分类清楚,有论文、参考书、教案、录像、图片、报刊等资料。(4分)
|
环
境
建
设
(30分) |
园内绿化
(8分) |
实地查看 |
-
园内布局合理,可绿化的地方均能得到绿化,并标有保护花草绿地指示牌,无折枝毁木现象。(8分,如有应绿化而未绿化、土地裸露处,有折枝毁木现象,发现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
教育基地建设
(12分) |
实地查看 |
-
园内有生态文明教育宣传栏、宣传标语。(4分)
-
充分利用安全无害废旧物或自然物,建设小小植物园、动物园或其他环境教育园地。(8分)
|
卫生状况
(5分) |
实地查看 |
-
园内活动场地、教室、休息室干净整洁无异味,厕所干净无臭味,垃圾分类投放统一处理。(5分,发现一处卫生死角扣1分)
|
污染控制
(5分) |
实地查看 |
-
幼儿园自身产生污染能够得到有效解决。(5分,发现一处污染现象扣1分)
|
教
育
培
训
(32分) |
培训学习
(4分) |
查阅档案资料 |
-
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参加生态环境教学交流和培训学习活动。(2分)
-
校内组织教师开展生态环境教育交流学习。(2分)
|
渗透教育
(12分) |
查阅档案资料 |
-
大中小班有生态环境教案、教学效果分析评价。(6分)
-
有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渗透生态环境教育的教学计划、总结。(6分)
|
直观教育
(8分) |
实地查看 |
-
积极为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充分利用安全无害的废旧材料对儿童进行环境教育,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小制作,提倡使用再生纸。(8分)
|
专题教育
(8分) |
查看档案资料 |
-
中班、大班每学期至少有两次生态环境教育专题活动。(8分,少一次扣4分)
|
教
育
效
果
(26分) |
环境意识
(10分) |
教师问卷测试,幼儿回答提问 |
-
中班、大班教师生态环境知识、意识程度测试。(85分以上为5分,每低5分扣1分)
-
大班幼儿生态环境意识测试,判断简单环保行为是非。(全答对5分,错一个扣1分)
|
教育成果
(4分) |
查阅档案资料 |
-
幼儿园、教师在评定年限内获区级以上生态文明教育、德育教育奖项或在区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发表教学经验、教案、论文等。(4分)
|
环保行为习惯
(12分) |
实地查看 |
-
幼儿在园内、家里不乱丢垃圾,自觉爱惜粮食,监督家长节约水、电,节约纸张等,爱护花草树木。(12分)
|
备注:85分以上为合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