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和教育部颁布的《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精神,落实上级要求,现就2020年度“绿色学校”创建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2020年以来,我校进一步加大对“绿色、环保、安全、和谐”的“绿色学校”建设理念的宣传,将“绿色学校”创建与文明校园建设以及疫情防控工作结合起来,与“大健康观”进行结合,使维护环境卫生,节约资源,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需要。各部门之间协调联动,将“绿色校园”创建纳入到“三全育人”中,成为德育目标的一项具体任务。
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学校成立了以刘天悦校长为组长,毕义江、肖泽亮、韩振天、郑云平、董立群、杨俊福为副组长的“绿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各部门对此项工作均进行了细化。
负责部门每年将此项工作从校园绿化工程、爱国卫生运动、垃圾分类、疫情防控等多个角度进行了体现,提高了工作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三、明确目标,监督落实
1.多年来,我校广泛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文明城创建宣传活动,建成了一个“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立体教育网络。一是学校与司法局、检察院、社区、敬老院等多家单位及区内近百家企业长期合作;二是学校家长委员会成员覆盖全校每个班级;三是各专业部每个班级均有本班的家长微信群;四是班主任与学生之间都可以通过钉钉、微信等形式进行沟通;五是学校建有“丰南职教中心”官网平台和公众号平台。庞大而又联系紧密的立体教育网络的建立为师生参与“绿色学校”建设宣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结合文明校园建设,学校进一步拓展宣传阵地,利用德育大课堂、早自习时间通过收看视频、组织主题班队会等形式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和“节水、节电、节粮”以及环境保护常识。
3.发挥学校文化建设的教育功能,充分利用校园网、公众号、橱窗、展板、电子屏等加大对环境建设的宣传力度。在校内二十余组分类垃圾收纳箱上张贴了垃圾分类宣传语、分类常识及相对应的标识,在每一个餐桌上都张贴了“节水、节电、节粮”的标识,在校内每一个开关上都张贴了“节约用电”的标识,在每一个水龙头旁都有“节约用水”的标识,时时提醒师生注意环境的维护和资源的节约,使维护环境卫生成为师生的自觉行为。
4.除加强宣传外,学校还组织了征文、手抄报比赛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并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的形式把垃圾分类常识等传递给每一位家长,让“绿色学校”建设宣传从学校走向社会。
5.疫情防控工作方面,组织各班利用《开学第一课》、德育大课堂、主题教育活动、日常卫生清扫等加强学生卫生意识。通过疫情防控各项制度和落实,垃圾分类的宣传,督促学生饭前、便后洗手,在人员密集场所佩戴口罩,形成了良好习惯。通过网络问卷、班级活动、个别访谈等进行心理健康筛查,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并为个别因疫情而受情绪困扰的学生开展了心理辅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