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一:
一、案例描述:
小强是个处事果断,遇事有主意的男同学,但是,十分任性,脾气暴躁,小拳头时常要发挥作用。有一天,小强的拳头先后落在了桌子上、好朋友的头上。
那是今年三月二十一日,学校三名值日生来到教室检查卫生情况,刚走进教室,就听到几个同学不约而同地低声叫着同一个名字——李晓强,并且在不断的重复着,接踵而至的是教室里出现了嘈杂的议论声和不自然的笑声.只见小强瞪大了眼睛,歪着脑袋,双手插着腰大声地呵斥着:“叫什么叫,瞧我好欺负呀!”说着举起拳头就要打周围的同学,被同桌的好友小亮一把拽住,可是,他这点邪火就撒到了小亮身上,一连几拳都打在小亮的头上,小亮却一手未还,同学们见此情景都愤愤不平,纷纷要求把小强的家长请来评评这个理,还有的同学提议给他个处分。小强边拍桌子边喊:“用家长吓唬我,我不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抑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劝大家都冷静下来先按课表上课,课后再解决问题。
二、案例剖析
小强这些不良习惯的形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上分析:小强自尊心强,但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从客观上分析:家长因小强自幼体弱多病当发生问题后总是一味的迁就或采取不了了之的态度,这样一来久而久之,小强的坏习惯成自然。可是令人不解的是今天的事小强因何而起呢?下课后有些同学主动找老师反映情况,有两个原因:其一,小强最近一次数学单元考试成绩不理想,为此,他心里烦躁时常发火,其二,最近他听到一些风言风语,说他喜欢外班的某个女生,而这个女生正好来班上检查卫生,个别同学就乘机起哄。原来今天的事是个导火索,看来,事情的发生绝非偶然,不能草率处理。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又做了一番理性的思考:根据同学反映的情况,不能单纯的认为是小强任性骄横,
同时存在着青春萌动期的一些心理因素,因为,初中一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在心理发育时期,学生对于男女生之间的问题处在好奇心理较强的阶段,对此问题并没有正确的,较成熟的概念,当学生中出现了议论男女生之间的事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小强对此难以承受而大发雷霆,作为老师不能采取训斥的态度,应循循善诱,妥善处理.。
三、应对策略
1、以爱做原动力倾心交谈
*倾听:小强对此事的想法,请他做一下自我分析
*分析:由于平时养成了任性骄横的不良习惯,所以,当个人利益受到侵害时,而不顾集体的利益,这样做不是少年君子的作风,问题非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伤了他人和集体,发火也有害于身心。
*点播: 男子汉应有勇气面对现实,应有一颗宽容之心,遇事要沉着冷静,好动拳头既不能解问题,又伤了友情,也显得缺少君子的风度.当遇到一些风言风语时,可以置之不理,也可以向老师或家长反映,争得他们的帮助.。
*鼓励:面对不理想的奥数考试成绩气馁烦躁都会无济于事,要树立信心往前看只要刻苦努力,工夫不负有心人!要有勇于战胜自我. 。
2、以爱做原动力激发爱的情感
*召开恳谈会.邀请平时与小强接触较多的小伙伴坐在一起,从不同的角度谈一谈大家对小强的关爱,小强也讲述了自己的感受感动之余,小强主动提出要在班上向大家道歉,并且表示今后要把自己的爱献给同学,把快乐带给同学。
*召开主题班会.题为“愿同学之间多一分爱,多一份情”.会上同学们以这个突发事件为载体,围绕着“爱”这个核心畅谈了对爱的理解,对爱的感受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付出爱。除此,大家还讲述了一些同学之间爱的故事。最后,班会在合唱的《爱之歌》声中结束。
四、实施效果
在主题班会上,小强勇敢的剖析了自己的不良行为一再向同学们道歉,请求大家的原谅并表示今后决不再动拳,做一个有爱心的少年君子,同时,有的同学也承认了自己对小强的非礼行为是不尊重同学的表现。从这以后,班上不断传诵着爱的故事。小强也向变了个人似的,变得爱笑了,说话和气了,逐渐的学会了帮助同学,老师也反映小强脾气变了。最近的一天,班上的一个女生被外班同学叫外号让小强听见了,他一改往日用拳头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在和对方讲道理,使对方心服口服。当同学们知道了无不交口称赞。
五、个案感悟
一阵风雨过后,彩虹总会出现。小强的拳头也引起我们的深思:教育的确是门艺术,当遇到突发事件时不可鲁莽的草率的去处理,要注重调查研究,分析与突发事件相关的主客观原因,尤其不可忽略种种心理因素。在处理的过程中要以爱的教育为主线,从激发爱的情感入手,采取适当的方法这样方能收到预想的教育效果。
个案二:
一、问题概述与背景资料
马林(化名),男,16岁,一年级,独生子,家庭条件优越。从小母亲对他比较娇贯,性格懒惰,成绩差且爱面子,与人交往不好,常说假话,骗父母、老师。在学校常请假,宿舍内务混乱,经常与任课教师唱反调。
父亲工作忙,母亲较任他的性格,经常到校给钱给物,但无从进行思想沟通和教育。马林本人表面上不说话,但背后喜欢搞串连活动,与班主任作对。在班级男生中缺乏人缘,女生对他也不看好。
二、案例
(一)宿舍内务风波
新生入学、开学已经两个多月了,起初马林到我班是他父亲开车送来的。通过军训还没有发现他什么问题,感觉只是1米76的大个子身体较瘦,有些弱不禁风。开学不多久,学校制度中要求严格宿舍管理,对内务不整齐的宿舍给予批评并扣除所在班级的德育分。马林所在宿舍是110,每次检查该宿舍都因为卫生和内务问题被扣除多分,也严重影响班级德育成绩。同学们怨声载道,作为班主任的我也心急如焚。经过深入调查,原来110宿舍被扣分主要是因为马林的原因。同宿舍的同学说他经常乱堆乱放,也没人敢与他理论。他自己缺乏自理能力,时常叫同学帮他洗衣物。时间观念差,轮他值日时,宿舍更是无序,还没水喝,与同学关系紧张。我找他谈话,他总是若无其事的样子,还否认他自己所做的事实。
(二)体育会领奖事件
马林虽有一些心理和思想问题,但他热爱体育,特别是打篮球。为了帮助他努力提高自身的形象,树立他的自信心,我就一开始让他担当了体育委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与同学的交往还是很难打开,在同学中威信不高,自身娇贯的性格,又被别人看不起。在一次体育大会上,我们班总分取得了全校第三的好成绩,本来上台领奖应该是体育委员马林,但大家都觉得他没有对班级有什么大的贡献,多数同学都反对他代表班级上台领奖。我当时很为难,但考虑到大家的当时的高涨的情绪,就临时叫了一位和马林同宿舍的同学上去。过后,我深知他的心情,看得出来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他在家时,总是他第一的那种感觉此时更显得心理不平衡。
(三)课堂上的厌学情绪
科任老师反映,马林是怎样的人,从来看不到他的精神面貌,有时布置作业、交作业,满口怨言;课堂上不听课不说还常拿个小镜子梳理自己,好象很注意自己的形象;要不就写情书(文笔不错);要不听课有时就睡觉。这在他担任体育委员时改变也不大,所以大家也很难信服他。与他谈话中,他总觉得自己已经努力了,其实内心世界中对学习的态度还有较大的偏差,而自己又不证实这些问题的存在,于是非常想在同学里有所表现的心理和厌学的表现形成一种矛盾。
三、分析与诊断
马林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家庭条件优越,从小在父母的宠爱下,缺乏自立自强的精神,得了典型的溺爱症,我行我素,爱要面子,又无进取心,但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平时工作忙,少沟通,父亲多批评,母亲又多溺爱,发现问题,教育不得当,要么没法管,一旦有了不好的思想,性格就会养成习惯。第二、由于他既缺乏能力又爱面子,在许多方面产生了与群体对立的情绪,得不到朋友的帮助。一旦有困难,除了少数同学外,感受不到更多的同学的关心支持。第三、缺乏自尊,爱虚荣。严重的逆反心理造成了与所有科任老师的关系不好,不相信教师,学习上缺乏情感,自然就缺乏学习兴趣。
根据以上分析,我觉得马林是一个有着心理压力和不健康造成矛盾性格的个案。
四、辅导策略与过程
(一)辅导策略
我认为马林的问题需要采用综合性的辅导对策。采用调整认知,调控情绪,强化情感,指导行为等策略。调整认知就是要马林认识周围的环境客观存在,满足关心的需。消除虚荣心理,提高交往自信。调控情绪就是帮助马林及时觉察,妥善处理,消除其负面情绪,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强化情感就是帮助马林产生真正的个人情味,建立更多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指导行为就是以明示和暗示两种形式对王睿的交往、学习、行为、言语等进行指导。
(二)辅导过程
1、提高认知能力。在新的环境中重新开始,等待时机进入话题,利用马林在班上较好的球友罗明着手进入。
罗明是马林班上不多的一位能相处的同学,而我作为班主任借与罗明经常辅导交谈之际,运用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多关心罗明的生活学习,从而建立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师生之间的理解、尊重、信赖、和谐、民主的关系,这样的效果非同一般,在这样的基础上又通过罗明去真正了解马林的心理所想。
事实上我与罗明的亲切关系确实触动了马林,他有时很羡慕罗明,我多次利用这些关系,找到马林的一点优点就进行表扬。这样,他在罗明前受到了我的表扬感到非常高兴,于是在语文科学习上有了学习的情感,成绩进步很大。
2、引导他处理好为人处事的关系。马林曾是体育委员,一次体育会前教唱歌曲,有的不服他教,就不唱,有的就出难题,他感到很恼怒,很委屈,这时我就因势利导进行教育,我们只有平时对别人尊重,才能有别人尊重自己,平时说话做事要替别人考虑,这样别人才会有配合你的工作。
3、逆水推舟,进行反向心理诱导。心理学家詹姆斯.鲁滨逊说过:“人都有逆反心理,如果对他的欲望禁止得越严厉,他实现的欲望和信念就越强”。马林很多时候在课堂上写情书,被老师抓住,我也缴获几次,不过我觉得这不是办法,在与他的交谈中,发现他内心还是一个有情谊的人,于是我干脆与他共同探讨“情书”写法,从过程中树立他正确的人生道路。逆水行舟的教育方法,就是这样巧妙地利用学生客观存在的逆反心理,进行反向的心理诱导,从相反的角度引导学生自我认识水平的提高。
4、从活动中培养情感。体育节了,各班要准备项目及参加人数,经过筛选出主力人员再参加学校的正式比赛。同学们大都想参加一些个人喜爱的项目,不免有些冲突。我想还不如准备一个班里的比赛,让更多的同学参与,班级凝聚力有了,感情就近了。于是与马林商量,他还是满有信心,并编排了几个竞赛项目,马林也自己上阵,最后把我也拉上了。因为内容新颖,创意独特,大家心里乐滋滋的,这样的集体活动,在比赛中的接触,共同创造,集体协作,平等相处中增进了友情、信赖和凝聚力,通过这次活动使马林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有了改善。
马林正是在需要想表现自己,试图改变而又缺少能力时,是老师走了过去,在他关键时刻给予帮助,尤其是心理的认识和爱护方面,得到了他需要得到的指点,而且精神面貌有了明显转变,语言朴实恳切,少了虚荣心、依赖心,多了自信心和诚实心。
五、思考启发
反思对马林的跟踪指导,感触颇深。
1、情感是最好的教育。罗杰斯说:“真诚是人交流的基础,也是人友好的前提”。我们在进行心理辅导和人格教育时,前提就是情感,要让真情去打开学生的心扉。
2、注意方式方法,选择有利时机。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注重情感激励,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注重知识讲授,枯燥无味的说教难以激发情感,那只能让学生感觉味同嚼蜡。然而,学生需要陶冶,在晓之以理的基础上,进行动之以情的教育,那样我们的情感教育才会打动那些不过来的“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