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爱上阅读 受益匪浅——机修专业部 白丽芳
2019-12-11 10:39:42 来源: 作者:机修专业部 【 】 浏览:827次 评论:0
   《教育为人生》这本书是江苏省名师王开东20多年的从教心得及其对当前教育问题思考和探索的精华集萃。整本书犀利又深刻,寻找问题独具慧眼,剖析问题一针见血,是一本让我一读便停不下来的教育佳作。
   特别喜欢第一章节里的老师是什么这一部分内容。以往我们把教师比喻成蜡烛、园丁、塑造灵魂的工程师。但作者的观点真是让我耳目一新。他说:老师怎么能像蜡烛呢?蜡烛的光尽管微弱,但摇曳有情调,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下,那还有什么情调?蜡烛在奉献的时候,流着悲伤的眼泪,老师在奉献的时候,哪个不是春风满面?蜡烛在奉献中毁灭了自己,老师在知识的薪火相传中却涵养了水土,传递了文明。老师怎么能像园丁呢?园丁的主要任务就是挥舞剪刀剪去花草树木的突出个性,使得他们整齐划一。而最蹩脚的老师也知道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鼓励孩子个性发展,岂能遏制学生的天性?除非讽刺老师勤勤恳恳,诲人不倦,否则老师决不能像园丁。老师怎么能像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呢?什么东西都可以塑造,唯有人的灵魂不能塑造。塑造是一个工业用词,先有模子,然后按模子批量塑造。灵魂包含着人的精神和个性,具有每个个体独特的生命气质,怎么能塑造?生命和灵魂是学生自己的,没有谁可以代替他们来塑造。
   那么老师究竟是什么呢?首先教师是育人之人。在高处把别人当人,在低处把自己当人,永远以平等之心待人,才能育人育己。老师是人还隐含着老师也会犯错,也有发昏的时候,老师不是万能的,更不是真理。爱吾师更应该爱真理。再者老师应该是好人。正常情况下,一个好人会熏陶出一群好人,这种好又是可以传递的,我想对于我们职业教育中的学生,把好传播开来也许比把知识传递下去更有价值。我们不一定从知识中获得快乐,却完全可以从做一个好人中得到满足。但若非要比喻,教师应该是大河。过去说:“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但老师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一是学生要的绝不是一碗水。二是这一桶水是死水,这样的水,老师就算能给学生几碗,怕学生也会嫌弃的。所以光有水量还不行,还要讲水质,讲可持续性的吸纳,还要水波动荡、卷起千堆雪的审美。因此,老师应该是大河。既能汇聚娟娟细流,不断更新,又能志存高远,浩浩荡荡的奔向大海。丰富的阅历,开阔的胸怀,远大的志向,百折不回的精神,这些高贵的品质,才是学生要吸纳的活水源头。所以我们要努力做这样的大河。
   我们的教育就是要让孩子具备担当的勇气、付出的精神、创造的热情和智慧;就是要让他们懂得爱和关心,追求自由、平等和公正,学会宽容。首先作为老师要做到宽容。自从到我校担任教学任务以来,我尽量理解孩子,宽容对待孩子,我让他们慢点,再慢一点,如果不会,我再继续教,直到他们会为止。在今年的物理教学中,我们学得格外缓慢,一个弹力公式对应的例题往往会换着数做4-5次的练习,从审题、构思、列式到计算往往一个例题就要做上一节课,有时遇到计算难度较大的题目还要花费更长的时间。但是慢又有什么关系呢?看着他们争相恐后上台板演的样子,我觉得值了。以前在小学我总是对学生说看谁做的又快又好,通过本次的读书学习,以后我要对我的学生说看谁做的认真又严谨。我还会告诉孩子们,就算他们永远不会,也没什么大不了,更不会下地狱。而且这地方不会,别的地方很可能就很会,东方不亮西方亮。
   读一本好书是一种享受,尤其是当这本书与你的理想有关的时候,你更会觉得受益匪浅。《教育为人生》这本书对于热爱教育事业的我来说,是一个宝藏,它让我学到了很多,它使我明朗了很多,它启发我思考了很多。




 

Tags: 责任编辑:zhanghui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无用之用乃是大用——机修专业部.. 下一篇我的班主任成长感悟——机修专业..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