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专业部 董玉泉
惩治、遏制校园暴力,治理校园欺凌问题再一次提上了国家议事日程。那么,家长和学校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这未必可行。法制文明要从娃娃抓起,家校要走的路仍然还长,但必须得坚定走下去:促进法律健全,使我们的孩子从小具备正确的法制素养、法制意识,既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也懂得用法律维护共同生活的校园环境等。基于这个原因,丰南区教育局在上周组织了全区中小学班主任“创设安全校园,拒绝校园欺凌”班主任专题培训。虽说时间上,这两天正是我校全体教师的调休,也正赶上我爱人的孕检,刚刚接到通知,我就不想去。如果孕检去不了,那就意味着,我们还得在工作时间,两个人都得请假,那样就得不偿失了。但我爱人却说,没事的领导既然安排你了,肯定是考虑再三,不可能是随便点将的。在说请假的时候,我们选没课的时候不就行啦。
听了周薪,增小玲两位老师的讲座,我受益匪浅。是的近些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的流动性加大。人们的物质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留守儿童等等。家庭教育越来越淡化甚至缺失。相应的学校教育任务越来越多了。而未成年人的案件却时常发生。海南省琼海市“长坡中学打人”的视频在网上流传。重庆市彭水县桑拓中学一名学生在厕所内遭到至少三名学生群殴,胸部被利器捅伤致死。辽宁省庄河市第二十二中学课堂上,初二男生吕某遭同班同学姜某割喉身亡。山西省绛县,15岁少年张超凡被多名同学在网吧殴打致死。河北省安新县某中学,一名女生被其他几名女生逼迫脱衣下跪、扇耳光,旁边多人围观起哄,但自始至终没有一人出来劝阻……类似的事情一再发生,原本安宁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两位老师,有针对性的讲述了,学生的行为,产生原因,校园可能发生的学生伤害,以及学生发生伤害的时候,学校老师尤其班主任如何处理。曾晓玲老师尤其谈了,关于学校欺凌事件,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
基于未成年人的特殊性,校园欺凌行为的预防应该从更长远着手,推行规则教育。多年来,与知识教育相比,我们的规则教育严重缺失。虽然有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但内容相对简单,宣示性的内容较多,且缺乏对各种情形后果模式的设定。除此之外,在学校中,越来越多的老师“不敢”轻易批评学生,“不敢”指出学生在行为规则上的错误。而规则意识正是在不断矫正错误的过程中被强化的,没有批评和惩戒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总之,应该通过建立一套行为规则及其教育体系,激励家庭、学校和社会承担应有的教育责任。
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徐光兴认为,对于被欺凌者来说,如果心理层面得不到及时疏导,可能会陷入两种极端:陷入抑郁中不能自拔,甚至会产生自杀想法;或寻找比自己弱的目标,将情绪转移到弱者身上,被欺凌者变为新一轮的欺凌者。这种情况就需要,学校的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治理校园欺凌需要学校发挥主体作用,这是必须的,学校是担当学校安宁、和谐秩序的第一责任人,需要制定完善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要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等等。但是,治理校园欺凌不能只靠学校单打独斗,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同时家长也应承担职责,孩子在学校欺负人,家长是责任担当人,对于暴力孩子的家长,我们要加强教育引导,帮助家长学会教育孩子,让孩子走出暴力阴影,家长很重要,直接关系暴力孩子的转化。
校园欺凌现象诞生于家庭和社会,危害于学校,治理这种现象,必须从学校开始顺藤摸根,铲除根源。希望经过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将欺凌现象驱逐出校园,还学校原本的纯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