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培训心得——机电专业部 齐婷婷
上周,我有幸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创设安全校园,拒绝校园欺凌”为主题的班主任培训,虽然时间只有短短的两天,但我受益匪浅。周新和曾小玲两位教育专家从班级安全风险控制、教师的自我保护、学校安全环境的创设、拒绝校园欺凌等多个方面诠释了保证学生安全的重要性、校园内存在的安全隐患、如何消除校园欺凌,为我构建安全、和谐的班级环境提供了指导。通过学习,并结合本班实际,我认为为确保学生安全,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有安全责任意识。班主任要把安全教育做为学生教育的头等大事来抓,努力做好学生教育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安全教育工作——利用早读、晚自习、班会、班级板报等形式加强教育和引导,做好紧急疏散演练工作,帮助学生掌握自救自护、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本领。
二要学习安防技术。班主任在安全教育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安全实践能力,通过现场操作和专题片等多媒体手段对学生进行此方面的教育,使班级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必要的防范技术,如防火、防盗、防触电、防水等,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增强班级预防和处理不安全突发事故的能力。
另外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提高学生接受安全教育的兴趣,还可以采取学生自述、现身说法、利用影视资料加深印象,展开评比,进行鼓励等办法对班级学生进行教育,使班级的安全教育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做到经常化、活动化、制度化,真正将班级安全教育落到工作实处,构建和谐平安校园就不是一句空话。
三要抓好班级应急管理。班级的安全应急管理是专门为防范和妥善处置突发事件而采取的班级管理活动。使班级安全管理的特殊状态,渗透在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基于这一点,班主任日常要有健全的班级应急管理长效机制;落实班级安全管理的应急措施;不断完善班级应急管理预案体系,并定期阻值班级应急演练;在班级开展应急教育,使班级学生掌握必要的应急技能和方法。
近两年,网络上不断出现青少年在校内外欺凌同学的视频,在网络上传播迅速,影响恶劣而深远。校园欺凌对被欺凌者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对于欺凌者,更是不利于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容易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将来毒害社会。对此,两位专家也在讲座中给出了独到的见解及处理方法,现总结如下:
一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拒绝校园欺凌的专题教育。通过组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学生宣传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的危害,告知学生如何预防及校园欺凌的紧急应对。通过家校沟通加强宣传教育和家校联系。开展专题讲座,邀请派出所、司法所、法院或法律顾问来校开展专题讲座,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明白校园欺凌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
二是学校要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制定应急预案,学校安排专门的领导、老师24小时值班,强化责任意识,做好应急处置和汇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防止事态恶化。同时班主任加强家校沟通和联系,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争取家长的支持,共同教育。另外,还需要利用心里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发现校园欺凌的苗头或存在的问题,及时跟进解决,防患于未然。
三要及时处理,教育惩戒。对已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学生处应及时调查处置,根据学籍管理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涉嫌违法犯罪的,由学校或受欺凌学生及其监护人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培训虽然是短暂的,但留给我更多的是思考。今后我将尽力将两位老师的指导落实到班级管理实处,净化班级,为孩子们营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使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不断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