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给学生积极的表达——读《迷恋学生的成长》有感
2017-07-24 05:34:52 来源: 作者:机电专业部 【 】 浏览:999次 评论:0
   在之前的学校读书交流活动中,听其他专业部的老师介绍了《迷恋学生的成长》一书,当他们讲到德育管理部分时,我眼前一亮,对于一个年轻老师来说,这样一本贴近班级管理的书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我一个个问题的锁头。当我拿到这本书,感受到他的魔力远不止此,除了方法上的指导外,更引起了我的深层次的思考。
   这本记叙教育的书让我在每一个故事中都能找到同事和自己的影子,全书按照于学生成长、与家长共情,向自我突破的模块将内容分类,但始终以“成就学生个体健康”为线索,将平凡教育生活中的点滴串联起来,编织成一条熠熠生辉的项链。我今天和大家交流,仅谈“给学生积极的表达”这一点内容,以此抛砖引玉。
   在《迷恋学生的成长》书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李华老师的表达,面对同一句话,不同的应对之语会有不同的效果。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拿来和大家分享。下课了,李华老师在走廊上遇见一位年轻老师,于是就面向楼梯,背靠栏杆大声攀谈起来,正说着一位男生从楼上风风火火地冲下来,老远看见老师,非常大声地叫到:“老师好!”然后紧接着冒出一句:“老师,我这么远就叫老师好了!”几乎同时两个老师对学生的后一句话做出了反应,年轻老师说:“本来就应该这样啊!”而李华老师却说:“你真是个好孩子”我相信,那位学生对这两句话一定有不一样的感觉。对此,李华老师这样评价:当学生表现出较好的风貌“沾沾自喜”的向老师“邀功”的时候,即使老师觉得很幼稚,也不应该轻易的打击或否决他,不使用“本来就应该这样啊”、“这样算得了什么”等消极的语言,而应积极的鼓励、充分的肯定和长远的期许。
   这也让我想起来在我班级里发生的一件事。班里有位学生脾气急、个性鲜明、爱逞强,我们就叫他“小杨”吧,有次我们起了冲突,他就站在我的对面,指着我的鼻尖说“我膈应你,我讨厌你!”当时一瞬间,我脑子里气血翻腾,我160的个头气柱都能达到180了。当气到最顶峰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一个小品中的一句话“讨厌我的人多了,你算老几?”我竟没有憋住失声笑了出来,笑着说到:“讨厌我的人多了,你算老几?给你点时间想想,你今天表现能排第几?”说完这句话之后,班级从有人窃笑到鸦雀无声。后来反思,恰恰是这一笑缓和了班级里这样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也让小杨和自己有了台阶下,我们都有空闲的余地想接下来如何处理这件事。过了一会儿,小杨找到我说:“老师,我不应该在那么多同学面前和你顶嘴,还说不该说的话,可是我不是故意的,”我相信学生没有恶意,如果当时我也针锋相对的与学生争辩起来而不是给他时间冷静,后果会如何尴尬和难堪,也免不了在同学中产生坏影响,这是积极的表达产生的效果。
   当然,积极的表达绝不仅在突然地状况下,更多的则是在平时与班级学生的沟通中。积极的沟通,能让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态度。这正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一直在探索这种积极有效的交流,今天一并和大家交流一下。
   首先,在表达时多用正面的词,比如习惯上对总犯一种错误的学生说“你怎么总犯错误”这是实际就强化了学生“总犯错误”的定性观念,这时就可以转变说“你的问题很相似,咱们来一起找找原因吧”这时,学生注意的点就会在找原因而不是总犯错上。
另外,可以多用“我”来代替“你”。当我们说你怎么怎么样的时候总会让学生觉得有一只手指着自己,比如说“你给我坐好喽”听着总有一种命令的感觉,如果转变成“你能坐好吗?”感觉就会好一些。再比如,有外面领导检查,我们都习惯会说“注意了,你今天必须做好!”如果这句话转变成“如果你今天按要求做好,老师会非常高兴”学生是不是会少点反感、多一点情愿呢?还有,当学生对学校的某些规定表示反感时,我们表达中的积极态度也会影响学生们对待问题的看法。比如学生说学校的要求太多了、太麻烦了,即使是事实我们也不能说学校的规定确实太多了,这时可以转变一下说:“我完全理解你的心情,但是怎样怎样”就会减少学生的抱怨。积极的表达不但在沟通里让学生听起来舒服,让学生有“被尊重”的感觉,更多的这种言语的暗示,会让我们的学生塑造一种更为积极的心态。有什么比让懒散、无目标的学生变得更加积极顺畅的事呢?
   我相信当积极的思维成为一种习惯,就会形成一种力量——改变的力量。



 

Tags: 责任编辑:zhanghui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丰南职教中心机电实训间6S管理汇.. 下一篇悉心培育,静待花开——谈教育的..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