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我拜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教师第一课》,收获颇丰。书中学习了古今中外九位教育教学大师的教学主张;了解了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心理学知识;同时我深深领悟到写作、口才、交际、教研等都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感触颇深的是“师德的核心是大爱”这一章节内容。读后让我不得不引起共鸣,就用我贫乏的文字来作些记录吧。
书中这样写着:“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的事业,是爱的艺术。师爱是教师对教育的深厚情谊,是教育的灵魂,是师德的核心。”我眼中的师德师爱,其实十分简单:“和学生在真爱中一起行走”。那里有“真实地教学”,“ 真诚地相待”,“真挚地情感”……
真爱:行走在阅读中……
“师者,人之模范也”。全国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靳家彦老师说的:“教师不是诗人,但要有诗人的气质;教师不是演员,但要有演员的才能;教师不是哲人,但要有哲人的思想;教师不是将军,但要有指挥千军的气概。语文教师尤其应当如此。”基于此,语文老师要多读书,还要带着学生读好书、好读书。
我告诉学生们:阅读是一种美好的精神活动,一种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重要标志。我们一起畅游在书海之中。我们一起品《三国》,一起读《水浒》,一起背《论语》……我们越读书,越感到内心丰富,觉得人生是那么有意思,是那么丰富多彩。书看多了,就觉得自己不只活过一回,而是和书中的人们活了上百回、上千回,获得了生命的厚度和审美的愉悦,人也会变得更乐观、更充实。那种书卷气就会从人的灵魂和骨头、从人的眼底无声无息地散发出来,这就是人世间最美丽的东西。将最美的东西和孩子们一起分享,探讨,领悟……真爱的种子就在阅读中悄悄生根发芽。
真爱,行走在批评与赞扬中……
在教育这件行为上有表扬更有批评,批评更加考量一个教师的教育水平,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个糖果”的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开学初在19机电1班上课时有两名学生在偷偷讲话,我警告过不听之后要求他们两下课后去我办公室,其中一名叫郭帅辉的学生十分不忿,他的理由是我又没有讲话,都是另外一名学生在讲,凭什么叫我去办公室,这个时候我如果一定要和他较真一定会激化矛盾,于是我说我叫你是另有其事,于是在办公室教育完那个学生之后转而对他说:“我叫你来是想让你帮我留意一下咱们班后面那些同学上课的情况,因为咱们班人多,有时候老师可能顾不过来,需要你帮老师留意一下,这样也有助于老师的管理。但这个事不能让别的同学知道,你能帮老师做这件事吗?”他听了之后之前气势汹汹的样子立马就消下去了,我甚至能感觉到他有些不好意思,于是痛快的答应了我这件事。从那之后他上课再也没有说过话,还从以前一上课就说话睡觉变的愿意听讲甚至有两次还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这真的让我很惊喜,我没想到那次以退为进的批评方式带来这么大的激励性,他应该是觉得他在老师心目中是不一样的,这种被老师看重的感觉让他的积极性一下子高涨起来,于是我继续鼓励他,平时下课时也经常和他还有周围的同学谈心,慢慢的我觉得他身上的“刺”没有了,变的容易让人亲近,期中考试复习前他连续两次找到我对语文练习册里不懂的地方进行询问和修改,临走时还问我考多少分能得奖状,我说60分,他很有信心。虽然成绩出来后没有达到60分,但对于一个以前上课就睡觉,作业从来不写,考试得多少分都无所谓的孩子来说,他的变化是巨大的,他渴望被认可,他渴望得高分,当他有了荣辱观,当他愿意去争取,当他懂得如何融入大家,我觉得这就是教育的意义,那他离60分已经不远了。从这件事中我也得出个结论:只有真粹的师爱,才能收获教育过程的幸福与成就
让我们和学生一起在真爱中行走,拨动着教育最柔软最动人的爱的心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