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一所教师幸福人生中有缘相逢的别样学校——机电专业部 张影
2017-07-24 05:34:52 来源: 作者:机电专业部 【 】 浏览:972次 评论:0
一、初识这本书
   教师除了耕耘和忙碌,还应不时地仰望星空,让星光照亮自己实践的智慧。看到“教师第一课”这一书名,工作二十年的我产生了疑问:“在教师这岗位上我已度过多少春秋,我还得回到起点,从“教师第一课”开始?”带着可笑与疑问,我翻开了这本由朱永新、高万祥主编的《教师第一课》,读着朱永新教授“只要一本书就能使我们飞翔”的前言和高万祥校长“给你一所学校”的后语,让我对这本书有了整体的了解。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翻开了这本书……
二、阅读这本书
   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这本书的,读后掩卷沉思,不禁为初看时的质疑脸红了起来。这本书无论是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菜鸟”,还是“半瓢水哐当”的教书匠,又或者是几十年教龄的老教师,都有着实际的指导作用。
   不错,这的确是“第一课”,既是新任教师的案头书,也是因教学工作千头万绪陷入迷茫境地的老教师的引路书,更是因职业倦怠心灰意冷却不甘平庸期望迷途知返的草根教师的启智书。
   陶行知先生说过:“世界上有三种先生:一、只会教书;二、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三、先生不是教书、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
   我不由想起国画大师齐白石的故事来。国画大师齐白石55岁时进京卖画,虽然他自以为画作深得古贤青藤、八大、原济之神韵,却不被世人赏识。一天,大画家陈师曾发现了齐画后对齐白石说:“很有味道!酷似八大、青藤、大涤子、犹如先贤在世┉┉如果稍加变通,定会锦上添花。”陈师曾的一番真知灼见,令齐白石痛下“衰年变法”之决心。就这样,齐白石以晚年之躯进入了他的“变法”期。这时期,齐白石最多是借鉴吴昌硕,他对吴画进行了仔仔细细反反复复的研究,进行“背临”,还把吴昌硕的一段关于作画的语录抄写贴在床头,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都要默诵一遍。不久,齐白石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终于从一个娴熟的民间画匠蜕变为一位大器的文人画家。
   虽然我们不可能与大师比肩,但我想我们今天对这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技术的学习,有如当年大师的“衰年变法”,也许今天的学习就是我们由教书匠蜕变为教育家(或至少是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民教师)的一个转折点!
   幸运的是我们身边有许多的引领者和学习的榜样,就看你的是否积极的、自觉的参与其中。这里有远方的“高人”引领,有身边的“贵人”的相助,能让渴望成长的你,不在孤军作战,而是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
   作为一名老师,阅读就如同呼吸一样重要,阅读的广度决定了自己知识的储备量,阅读的深度决定了自己知识的专业性。
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说: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表达作为一名老师的不易。
   书中提到“爱,需要空间”。
   然而今天,我们的包办式教育大行其道,很多家长和老师以为替孩子做的多了就是为了孩子好,殊不知有时候,我们应该在教育观念上“懒”一“懒”,在教育方法上“抛”一“抛”。
   书中写到,农民在稻田里是在“抛”秧还是“插”秧?是“抛”。插秧时,渴望高产多产,就会密密匝匝的,苗没空伸伸胳膊伸伸腿,以为多收点,可到年头倒是减产;但这一抛,根儿不坏,苗彼此也挨不着,想怎么着长就怎么着长,不光收成好,干起活来也轻松有趣。我们作为教师怀揣着对教育神圣的使命、对学生殷切的希望和深沉的爱,布置作业,作业铺天盖地。其实又何止是作业,看看我们的课堂吧,不照样是细细密密吗?我们在“插秧”可是我们真正收获了什么呢? ……“插”是现代教育理念的背离,而“抛”却准确的道出了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应该真正的做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让学生多说多练,而避免老师的满堂灌。
惊于“叨陪鲤对”
    “叨陪鲤对”语出《论语》,是训诫教育的典范。是说孔子对自己的独生子孔鲤无时无刻不进行说教。只要一遇到儿子,教诲起来语重心长义正词严,告诫起来掷地有声不厌其烦,使得孔鲤无所适从,唯唯诺诺,毫无自己,一生平庸,无所建树。
   当我第一次读到此典故,心里很是震惊。我们与孔子何等相似!不是说自己与他一样博学伟大,而是我也像他一样经常训诫孩子。只要看到他们有什么地方不符合我们的要求,就会十分严肃地指出,要求其改正。如不改,则继续训诫。再后来发现他们表面答应的事却依然我行我素。如今看来,根本原因在自己的身上。无论是单独面对面,还是面对全班,大多数也是以训诫的方式,一脸正义,苦口婆心,滔滔不绝,声嘶力竭。但孩子们的反映是什么,要么若无其事,置若罔闻;要么口是心非,阳奉阴违;要么叛逆无礼,甚至挑衅。这样的教育结果并不是我们想要的。居高临下、专制、强势、无趣、苍白、无效……对孩子的成长实在没有很好的作用。年纪越长,越是明白,温柔的力量,表面的狰狞,往往来自内心的虚弱,越是平和安详越蕴含能量。
   当然,训诫作为教育方式之一,全盘否定也是不妥的。我以为,可以偶尔为之,或许它可以起到当头棒喝的效果。而在平时,我提倡多与学生聊天,更多的可以采用鼓励、暗示、示范等智慧的方式。因为,学生是人,他有自己的感受与想法,唯有真诚、平等的沟通,才能真正打开他的心结,才能使他心有主张,远离无能。而训诫只能让其心徒增千千结!不做絮叨不止的“孔教师”,不做高高在上的“孔父亲”,让孩子快乐成长,快乐地接受教育,让“孔鲤”无踪影。
四、爱,要敢于向孩子深鞠一躬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 班里有个叫跃的孩子,他的大名我早就有耳闻,脾气暴躁,我行我素,并引以为荣;上课从不记笔记,随便说笑,影响其他同学,被老师训斥还振振有词;上课经常迟到,……种种“恶行”,恐怕是“罄竹难书”了。
   听到他这些传闻,刚开始,我还真是头疼。但在开学第一天,他却给了我一个大惊喜。卫生扫除的时候,他见我拿着扫帚扫地,来了句:“老师,我来吧!”大扫帚一挥,干起活来有板有眼,最后,还送我一瓶矿泉水:“老师,喝吧!”我连忙说,“谢谢了,老师不渴!”他却怎么也不肯收回那瓶水,在劳动总结中表扬他的时候,他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但是可以看出,他的内心是甜蜜的。
   最让我遗憾的是班里预定下学期课时练,他因为学习不好坚决不订,放学后我随口说了一句:“做我儿子吧,我给你订!”说完,孩子们都笑了。一个多月过后,他问我:“那次的话还算不算?”我早已忘记了当初的玩笑话。 “做你儿子呀?”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我的一句玩笑话,他竟记在心里一个多月。跟孩子的善良相比,我内心涌动的是满满的惭愧。我的启蒙老师告诉我:“在老师的手中,握着无数的金种子——那便是希望,也是教师的全部财富。”每个生命来到这世界上,心中都有一块空白的土地。当这些种子在他们心中扎下根,成为泥土的一部分时,这希望的种子变成了最灿烂的花儿。世界上有许许许多多赞美老师的名言,但是,我认为,“老师像妈妈一样”是对我们最高最好的评价!
   西汉教育家董仲舒说:“善为人师,既美其道,又慎其行。”意思是说,要当一名好老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正确的教育方法,又要有高尚的品德,良好的行动,为人师表。
   阅读《教师第一课》,虽不醍醐灌顶,却坚定了一生从教的信念;虽不茅塞顿开,却让教育人生多了灵感闪现的火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希望能烧尽脑海中固有的懒惰颓废,走进开拓进取的教育新时空,用《教师第一课》上好教育人生每一课,快乐度过人生中的每一天。



 


Tags: 责任编辑:zhanghui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用心关注,在真爱中一起行走 ——.. 下一篇我们在真爱中一起行走——机电专..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