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领导、亲爱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机电专业部的李丹丹。很荣幸今天我能代表机电专业部的年轻教师,在这里分享我的一些浅薄体会,我汇报的主题是《学会理解,真诚以待》。
本学期,我有幸拜读了茅卫东老师的《教师职业生涯十大误区》一书。可以说这本书字字珠玑,言语朴实精辟,让我爱不释手。书中阐述的很多观点,更是改变了我的很多想法。尤其对班主任工作帮助更大。我觉得,是茅老师为我指出了一条能与孩子们更接近、更相容、更真实、更踏实的路。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要学会“接受学生的小毛病”。记得刚迈进这所美丽的校园时,我的心情激动而兴奋,我庆幸自己将在这里工作。但是,当我第一次接手新班,直面学生的时候,我的心情却是忐忑又困惑的。因为他们的日常表现让我费解,有时甚至让我气急败坏,我时常想“他们怎么这么不懂事呀!我到底该办?”。为此,我想了各种办法,严厉的批评,狠狠的处罚,但始终收效不大。在我迷茫之时,茅老师书中的一段话让我茅塞顿开。他这样写到:“一些学生在课堂上睡觉,不是因为我的课不精彩,而是因为他们前一天玩的太晚、睡眠不足;一些学生言行举止没有修养,不是因为他们不尊重老师,而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就是不知道存下老师电话,不会在电话里对老师说‘再见’的人。”静下心来反思,我发现: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们并不想与我为敌、让我气急败坏,更无意令我伤心,他们只是不懂得如何与老师沟通,如何与同学交流,不知道如何学习,也不知道如何恰当的解决问题。现在我成了老师,想要走近学生,就要学会接受他们的小毛病,给予他们尊重与理解。不对学生发火,不存偏见,没有怨气,更不抛弃,一如既往做我应该做的事,这是我应该努力的目标与方向。
于是,我开始尝试改变自己。课上教学尽量与孩子们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班里几乎每个孩子在假期都会玩网络游戏。所以,在讲电压与电位时,我借用了一张游戏的路线图,把电压与过关的耗血量结合起来,把电位与各位置的剩血量结合起来。一下子孩子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讲台上,很快就理解了这两个抽象的概念。偶尔有孩子在课上打瞌睡,下课的时候我会笑着问他“为什么那么困呀?”,大部分孩子往往红着脸、不好意思的跟我说“昨天睡的有点晚!”,然后自己去洗把脸。当被问到为什么洗脸的时候,孩子们都会说“洗把脸就精神了,下节课就不会再困了”。这时候我都不禁会想:孩子们其实是懂事的,只是行为习惯和自制力差一些,用平和的心态面对孩子的不足,教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遵规守纪,勤加督促,孩子们必然会有所改变。所以,学会接受孩子的小毛病,以平和的心态帮他们改正。
其次,要把理解学生当成一种使命。茅老师在书中给我们出了一道选择题:“每个人都有权利要求被理解”,给人的感觉是温馨和关爱;“要把理解别人当成一种使命”,让人觉得有一份责任和压力;你会选择哪个呢?初出茅庐的我选择了第一个,我希望孩子们理解我、配合我,家长们理解我、支持我,因为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们好呀!而茅老师选择了第二种,把理解别人当成一种使命,去理解学生、理解家长、理解同事、理解领导。书读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上个学期的一件事情。五一小长假结束后,有一个孩子没有按时返校,我赶紧与他的爸爸取得了联系,得知前一天孩子离家出走了,彻夜未归。我向与他相熟的学生询问情况,随时与他的爸爸保持联系,2天后终于找到了孩子。返校后,我与他聊天,询问他原因,与他聊理想、聊未来、聊安全、聊父母的不容易。看着孩子懂事的点头,我便满意了,我认为这些话他都听进去了。可是就在上个月的14号,孩子又没有按时返校,他的家人说“孩子很早就从家里走了。”当他10点钟到办公室向我报到的时候,我生气极了。面对深深低下头的孩子,我压下了心中的火气,问他“怎么来的这么晚?”孩子低声说“我早上回了趟家,换了衣服马上就过来了。”我接着说“你一晚上都没有回家?那你在哪过的夜?”孩子说“我就在小区地下室的楼道里过了一夜。”此时我已经生不起一点气了,略带心疼的问他“那你从昨天下午到现在吃过饭、喝过水么?”孩子小声的说“没有。”我马上转身给孩子准备了热水和简单的早饭,当我把这些交到他手上的时候,孩子哭了,一颗颗的眼泪仿佛打在了我的心上。之后孩子与我谈心,他向我讲述了他的家庭,他的妈妈,他的想法,他离家出走的原因......孩子临出门前忽然回身向我鞠了三个躬,我很惊讶,心情难以形容,有一些惭愧、有一些欣慰、有一些满足、还有一些感动。此时我不禁恍然惊醒,一开始我根本没有走进孩子的内心,没有理解他的心理,只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了一个本就失望的孩子。对于他来说,我只是一个说教者、一个批判者,一个外人而已...可是当我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聆听,去接受,去主动理解他的世界时,我收获的是一份信任,一份尊重和一份理解。用真诚和善意去对待学生,这往往比方法和技巧更有效。当我们站在理解者的角度向孩子们敞开心扉,去理解他们,包容他们的时候,孩子展现给我们的是他最柔软的一面,是信任,是依赖。

最后要把终身学习作为努力的目标。茅老师在书中写到:“教师理当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句话看似简单,但对于年轻的我来说,我深深知道需要付出终身的努力。因为,作为专业课教师,不仅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出类拔萃的技能;作为班主任,不仅要有丰厚的教育理论,更要学会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回顾《教师职业生涯十大误区》一书,我感觉真是受益良多。虽反复阅读,却回味无穷。这本书不仅改变了我很多幼稚的想法,更使我学会了教育管理的更多技巧,使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不断进步,不断成熟。
最后,我想说,谢谢茅老师的精心指点,谢谢专业部领导的信任和培养,谢谢所有同仁的关心和帮助,谢谢学校领导为我提供的宝贵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我将不断学习,踏实工作,努力成为领导放心、学生爱戴的优秀班主任!
谢谢大家!

机电专业部:李丹丹
2015年1月16日
|